[发明专利]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5399.3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冀建新;邸建辉;李玉;周豫;赵祥模;徐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050227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车辆 同步的 车轮 复位机构 滑动机构 同步装置 转向装置 行驶 前轴 后台 测试 车辆横向 车辆纵向 车轮转动 传动装置 环境影响 技术效果 控制装置 智能道路 试验台 右前轮 左前轮 路试 受限 配合 安全 | ||
1.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车辆的左前轮和右前轮下方的用于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的转向装置、用于实现测试时前后车轮同步的同步装置及与所述转向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且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滑动机构连接的第一托板、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托板通过第二滑动机构连接的第二托板、位于所述第二托板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托板通过回转装置连接的回转台以及位于所述回转台上的角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沿所述车辆的车身的纵向,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垂直布置,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托板回归初始位置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托板回归初始位置的第二复位机构;
所述同步装置包括用于与左前轮滚动配合的前轴左总成、用于与右前轮滚动配合的前轴右总成、用于与左后轮滚动配合的左后台架总成、用于与右后轮滚动配合的右后台架总成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前轴左总成、所述前轴右总成、所述左后台架总成和所述右后台架总成的传动装置,所述前轴左总成和所述前轴右总成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向装置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固定的第一滑轨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托板下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托板的上部固定的第二滑轨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托板下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导柱和套接所述第一导柱外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所述第一导柱上;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柱和套接所述第二导柱外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一托板之间的所述第二导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为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外环与所述回转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左总成包括位于所述回转台上部且与所述回转台固定连接的框架、位于所述框架上部且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的两个前滚筒以及与任一个所述前滚筒的中心转轴端部连接的前轴下传动机构,两个所述前滚筒轴向平行且成列设置,所述前滚筒的轴向与所述车轮的轴向平行且与所述车轮滚动配合,所述前轴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前轴右总成与所述前轴左总成为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下传动机构包括与任一个所述前滚筒的中心转轴端部连接的前轴下传同步带、与所述前轴下传同步带连接的前台架下传轴以及与所述前台架下传轴连接的前轴可伸缩万向轴,所述前轴可伸缩万向轴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模拟车辆行驶中转向及前后车轮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台架总成包括后台架、位于所述后台架上部且与所述后台架转动连接的一个后滚筒以及与所述后滚筒的中心转轴端部连接的后轴下传动机构,所述后滚筒的轴向与所述车轮的轴向平行与所述车轮滚动配合,所述后轴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右后台架总成与所述左后台架总成为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未经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3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