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内化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6718.4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2/40;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酸液 隔板 蓄电池 电池 内化成 抽管 化成 饱和度 正极 电解质 负极 材料选取 短路现象 环境处理 酸性溶液 抽酸机 倒流管 电解槽 进料口 连通管 常态 极板 吸收 制备 抽出 平衡 转化 | ||
1.一种电池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选取:选取表面刷上PbSO4的PbO2作为正极板(4),选取表面刷上PbSO4的Pb作为负极板(5),选取生产时将浓硫酸与纯水配置成密度为1.05-1.15g/㎝3的化合酸,选取黄铜金属作为连接头(6);
步骤二,制备:将正极板(4)和负极板(5)顶部均与连接头(6)焊接好后与盖板(7)套接上,然后将盖板(7)盖放在壳体(1)顶部进行密封,然后将化合酸从抽管(8)压入电解槽(3)内部,得到初步蓄电池;
步骤三,充电反应: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将连接头(6)连接外界充电电源正负极,此时负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正极反应式为:PbSO4-2e-+2H2O=PbO2+4H++SO42-,充电时正极会产生大量的酸液,酸液通过导酸倒流管(10)进入连通管(11)后通过进料口(12)进入负极,达到酸液平衡的效果;
步骤四,抽酸: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利用抽酸机(9)通过抽管(8)对蓄电池进行三次负压抽酸,在充电前期实行了静止负压式真空抽酸,同时在充电的中期实行充电态压式抽酸,在充电结束实行定时真空负压抽酸;
步骤五,环境处理:滤片(13)和净化处理器(14)将充电产生的带有酸性的氢气和氧气进行双重过滤净化效果,有效解决蓄电池荷电过程中的酸雾污染环境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两侧均设有电解槽(3),所述隔板(2)一侧设有正极板(4),所述隔板(2)另一侧设有负极板(5),所述正极板(4)和负极板(5)顶部均设有连接头(6),所述隔板(2)顶面设有盖板(7),所述隔板(2)顶部设有抽管(8),所述抽管(8)顶部设有抽酸机(9),所述隔板(2)前侧面设有导酸倒流管(10),所述导酸倒流管(10)底部设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一端设有进料口(12),所述连通管(11)顶端设有滤片(13),所述滤片(13)顶部设有净化处理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在充电时,电池的温度比常态充电增加高3℃-5℃,由于充电温度的提升,加快了极板PbO2转化的速度,达到了缩短化成时间和提高化成效率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隔板(2)会对酸液进行吸收,而隔板(2)吸收酸会有一定的饱和度,由于酸液为电解质,会使蓄电池出现短路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酸机(9)通过抽管(8)贯穿盖板(7),所述电解槽(3)内部的电解质为稀硫酸,所述连通管(11)一端通过导酸倒流管(10)与蓄电池正极连通,所述连通管(11)另一端通过进料口(12)与蓄电池负极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67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动力电池恒压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
- 下一篇:储液罐及锂电池注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