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及其柔性电子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5364.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毛琼琴;席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G02F1/1679;G02F1/1685;G02F1/16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子 制作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及其柔性电子纸装置,其中,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玻璃基板上形成第一有机材料层,在第一有机材料层上形成多个薄膜晶体管,对形成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第一有机材料层的玻璃基板先封装形成有封装层,然后再形成电泳膜、第一保护膜、公共电极层以及第二保护膜。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使得柔性电子纸装置具有较窄的边框,同时,还能提高柔性电子纸装置的生产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以及通过制作方法得到的柔性电子纸装置。
背景技术
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因其具有功耗低、良好的日光可读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阅读、电子标签等领域。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display,LCD)相比,由于电泳显示不需要对电泳粒子进行配向,显示是通过电泳粒子在两个电极间的移动、反射实现,因此,电泳显示更容易应用于柔性显示。
当电泳显示技术应用于柔性显示时,可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电子纸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柔性电子纸装置0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保护膜06、电泳膜05、显示驱动元件层04、柔性基板03、下保护膜02,其中,在上保护膜06和下保护膜02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07,03显示驱动元件层04形成在柔性基板的一侧表面。更为具体地,显示驱动元件层04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在上保护膜06靠近电泳膜05的一侧设置有公共电极。
在实际生产中,柔性基板03和显示驱动元件层04在一条生产线完成制作,电泳膜05在另一条生产线完成制作,上下保护膜(02、06)在其他的生产线完成制作。最后,通过一条生产线将上述结构完成组装以形成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纸装置。因此,在不同生产线制作完成的柔性基板03和显示驱动元件层04、电泳膜05、上下保护膜(02、06)需要运输到组装的生产线进行组装。
然而,上述生产制作方法过程中存在了如下问题:
一、由于柔性基板03通常使用有机材料制作,其抗水、氧性能较低,因此,上下保护膜(02、06)需要覆盖柔性基板03,从而导致最终形成的柔性电子纸装置的边框较大,无法满足窄边框的市场需求。
二、在运输过程中,显示驱动元件层04容易被摩擦而使得电学性能发生损坏,特别地,显示驱动元件层04的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曲线发生飘移,从而导致柔性电子纸装置的良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一侧的结构需要增加一些膜层,具体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柔性电子纸装置的阵列基板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位于下保护膜02上方的显示驱动元件层04包括薄膜晶体管041,薄膜晶体管041包括栅极、源极、漏极和有源层层;与栅极同层的存储电极042;各个金属膜层之间的绝缘层;有机绝缘层043;位于薄膜晶体管041上方的遮光金属层044;与薄膜晶体管041电连接的像素电极045。其中,有机绝缘层043和遮光金属层044用于保护阵列基板在运输过程中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曲线发生飘移,从而提高生产良率。然而,增加了有机绝缘层043和遮光金属层044则需要增加两道制作工艺以及两道掩膜版,导致了阵列基板的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以及一种柔性电子纸装置,以实现解决现有柔性电子纸装置存在的边框较宽、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电子纸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玻璃基板,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第一有机材料层;
在所述第一有机材料层远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形成薄膜晶体管层和像素电极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对应电连接;
对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5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