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23080.9 | 申请日: | 201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孙智;闫鸿林;汪玉梅;金岩松;李卓;张新珠;杨光;李扬成;官联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6;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层 压堵驱 工艺 模式 优选 方法 | ||
1.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井组的水淹解释数据、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情况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及根据所述井组的水淹解释数据、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情况及剩余油分布状况,选择压堵驱工艺模式;所述工艺模式分别为:
(1)所述井组的油井端和水井端均不存在0.5m以上的高水淹段,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不好,若:
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油井端,则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驱;
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水井端,则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驱;
(2)所述油井端存在0.5m以上水淹段,若:
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好,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油井端,则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堵;
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不好,所述剩余油存在于所述油井端与所述水井端的中间部位,则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及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驱;
(3)所述水井端存在0.5m以上高水淹段,若:
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好,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水井端,则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
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不好,所述剩余油存在于所述油井端与所述水井端的中间,则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驱,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
(4)所述油井端及所述水井端均存在0.5m以上高水淹段,所述油水井间砂体连通性好,所述剩余油存在于所述油井端与所述水井端之间的油层上部,则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堵,及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油井端,是指所述剩余油位于所述油井端的1/3井距内;所述剩余油靠近所述水井端,是指所述剩余油位于所述水井端的1/3井距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艺模式(1)中,所述油井压驱,是在油井端储层上部低渗透部位压裂造缝,注入驱油剂驱油,由所述油井端吞吐出所述剩余油;所述水井压驱,是在水井端储层上部高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所述驱油剂驱油,后续注入流体,所述流体把所述驱油剂的段塞顶替出来,挖潜剩余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艺模式(2)中,所述油井压堵,是在油井端储层下部高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堵剂进行封堵,后续注入所述流体在所述油井端绕流挖潜剩余油;
既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及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驱,则:
所述水井压堵,是在水井端下部高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所述堵剂进行封堵;
所述油井压驱,是在油井端储层上部低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所述驱油剂及所述流体,所述驱油剂促使所述流体进入中低渗透层挖潜所述剩余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艺模式(3)中,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驱,及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则:
所述油井压驱,是在油井端储层上部低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驱油剂驱油;
所述水井压堵,是在水井端储层下部高渗透段压裂造缝,注入所述堵剂进行封堵,促使所述流体进入中低渗透层挖潜剩余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层压堵驱工艺模式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艺模式(4)中,既在所述油井端进行油井压堵,及在所述水井端进行水井压堵,是在油水井两端油层下部高渗透段对应压裂造缝,注入所述堵剂进行封堵,后续注入所述流体进入中低渗透层驱洗挖潜剩余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30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