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髌骨假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0766.2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尚鹏;徐榕;刘嘉;杨朝岚;徐大众;侯增涛;张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04 | 分类号: | A61L27/04;A61L27/50;A61L27/56;A61L27/58;A61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髌骨假体 再生 镁合金 髌骨 制备 多孔结构 解剖 生物相容性 快速成型 力学特性 三维模型 医学领域 解剖学 不一致 可降解 孔隙率 耐用性 匹配性 外轮廓 构建 力学 体内 传递 | ||
1.一种再生髌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髌骨假体的材质为镁合金,所述镁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Mg:82-92wt%,Zn:2-10wt%,Zr:2-10wt%,所述再生髌骨假体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为40-60%,孔径为200-35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髌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Mg:90.3wt%,Zn:4.5wt%,Zr:5.2w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髌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髌骨假体的孔隙率为45-50%,孔径为300-330μ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再生髌骨假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髌骨的三维数据,并以所得数据为依据构建具有髌骨外轮廓以及多孔结构的髌骨假体三维模型;
(2)按照配方量将镁合金各组分的金属粉末进行机械混合,干燥后得到混合合金粉末;
(3)将步骤(1)中髌骨假体三维模型的数据导入快速成型机中,在真空环境下,控制高能电子束轰击步骤(2)得到的混合合金粉末,合金粉末逐层熔融固化,生长得到所述再生髌骨假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利用micro CT对髌骨结构进行扫描,采集其三维数据;
优选地,步骤(1)中使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对髌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金属粉末为雾化球形金属粉末;
优选地,步骤(2)所述金属粉末的的粒径为45-75μm。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机械混合的方式为球磨或者利用混料机进行混料;
优选地,步骤(2)所述机械混合时在保护性气氛或液相介质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氛氮气和/或氩气,所述液相介质为乙醇。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真空环境的真空度<1×10-4mbar。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高能电子束的轰击速度为50-2000m/s;
优选地,步骤(3)所述高能电子束点数量为1-100;
优选地,步骤(3)所述高能电子束点尺寸为0.2-1.0mm。
10.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micro CT对髌骨结构进行扫描,采集其三维数据,并以所得数据为依据,使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构建具有髌骨外轮廓以及多孔结构的髌骨假体三维模型;
(2)按照配方量将粒径为45-75μm的镁合金各组分的雾化球形金属粉末配料,在保护性气氛或液相介质中,利用混料机进行混料或球磨的方式进行机械混合,干燥后得到混合合金粉末;
(3)将步骤(1)中髌骨假体三维模型的数据导入快速成型机中,在真空度<1×10-4mbar的环境下,控制高能电子束点数量为1-100,尺寸为0.2-1.0mm,以50-2000m/s的速度轰击步骤(2)得到的混合合金粉末,合金粉末逐层熔融固化,生长得到所述再生髌骨假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07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