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定位技术指纹采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8457.1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C2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快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3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采集区域 室内定位技术 指纹数据库 采样位置 惯性导航 位置坐标 信号特征 指纹采集 采样 拟合 指纹 信号采集模块 坐标采集模块 加速度信息 采样终端 构建模块 获取信号 拟合计算 曲线路径 位置指纹 构建 解算 覆盖 工作量 分配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惯性导航技术,通过曲线路径采样,从而提高采样覆盖面积,减少拟合工作量,指纹数据库构建效率和精确性的一种室内定位技术指纹采集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依据待采集区域内的至少两条曲线采集路径,获取采样终端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解算,定位采集路径上的位置坐标;同时获取信号源的信号特征,将所述信号特征分配至对应位置坐标构成采集路径上的采样位置指纹;根据所采集路径上的采样位置指纹,拟合计算待采集区域内采集路径之间的拟合位置指纹,以构成覆盖所述待采集区域的指纹数据库。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坐标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构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技术的室内无线定位技术也越来受到重视。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例如WiFi、蓝牙等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实现无线定位是以室内存在无线信号为基础,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的实现包括两个阶段,即离线建库阶段和在线定位阶段;其中,离线建库是室内无线定位的基础。离线建库阶段是指采集无线信号强度和确定信号采集点坐标,进而基于所采集的信号强度数据和采集点坐标形成多个<信号,坐标>,即指纹,然后根据指纹建立指纹库。
现有技术中,指纹的采集一般是通过定点采集的方式实现的。预先确定采集区域内一定数量的采集点,然后到确定的采集点采集无线信号强度数据,进一步确定采集点的坐标。以此,根据采集点的坐标和采集点处所采集的无线信号强度数据,形成多个<信号,坐标>,进而建立指纹库。
对于上述指纹库建立方式,虽能实现指纹的建立,但效率较低,因为采集点选择需要人工操作,灵活性较差;并且定点采集很难准确确定是否位于预先设定采集点,误差较大;同时对于定点采集如需提高采集精度,需要确定较多采集点,也使采集过程过于复杂。同时在规划采样路径是都采用标准点之间的直线线段作为采样路径,这样在拟合采样路径之间的位置指纹时,需要耗费大量的额外时间和系统资源,并且精确性也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指纹采集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惯性导航技术,通过曲线路径采样,从而提高采样覆盖面积,减少拟合工作量,指纹数据库构建效率和精确性的一种室内定位技术指纹采集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室内定位技术指纹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待采集区域内的至少两条曲线采集路径,获取采样终端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解算,定位采集路径上的位置坐标;
同时获取信号源的信号特征,将所述信号特征分配至对应位置坐标构成采集路径上的采样位置指纹;
根据所采集路径上的采样位置指纹,拟合计算待采集区域内采集路径之间的拟合位置指纹,以构成覆盖所述待采集区域的指纹数据库。
作为优选,依据待采集区域内的至少两条曲线采集路径,获取采样终端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解算,定位采集路径上的位置坐标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待采集区域内设置至少三个标准点,规划相邻标准点之间的采集路径,所述采集路径为曲线路径,所述曲线路径具有起点、终点和拐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获取曲线路径两端标准点位置坐标,作为曲线路径的起点坐标和终端坐标;
根据采样终端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信息,进行惯性导航解算,获取惯性导航解算位移增量,获取曲线路径的拐点坐标以及相邻拐点之间的线段的位置坐标。
作为优选,信号特征包括接收信号强度RSS或多径结构或信号往返时间[请补充]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十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8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