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2855.2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静静;鲁春枝;许银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B22F3/22;B22F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小丽 |
地址: | 2441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电导率 界面结合 热压烧结 烧结过程 酸化处理 注射成型 烧结 脱脂 润湿性 铜基体 粘结剂 致密性 溶解 团聚 金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碳纳米管的酸化处理;(2)碳纳米管的分散;(3)碳纳米管的溶解;(4)注射成型;(5)脱脂和烧结。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加入粘结剂,改善了碳纳米管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从而解决了碳纳米管在铜基体中的团聚问题;采用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并通过调节控制烧结过程中的参数,制备出致密性优良、强度高、韧性好以及电导率高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及铜合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塑性加工性能和较高的强度,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电工、电机、高端装备制造等工业部门。由于铜及铜合金材料强度和硬度较钢铁材料差距较大,而且在自然界含量较少,因此,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对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高的强度,同时又具有优良的塑性加工性能的铜合金十分必要。
作为新兴的一维碳材料,碳纳米管被越来越多的用来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纳米尺度,相互之间严重的范德华力作用,使得碳纳米管及其容易相互缠结。同时由于碳纳米管与金属之间较差的润湿性,因此极难在金属基体中实现均匀分散。
现有的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是粉末冶金,原位自生等,共同的特点是碳纳米管在材料内部三维空间中的均匀分散,在材料强度提升的同时,往往引起塑性以及韧性的降低,限制了此类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纳米管的酸化处理:将碳纳米管置于酸液中在温度为70-80℃条件下超声分散处理30-60min,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表面引入活性基团的碳纳米管,所述酸液为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液;
(2)碳纳米管的分散:将步骤(1)中所述表面引入活性基团的碳纳米管加入到庚烷和石蜡溶液中,所述石蜡与庚烷的质量体积比为0.5-1g/100mL,磁力搅拌均匀后,在70-80℃条件下超声分散15-30min,干燥后,得到碳纳米管-石蜡混合物;
(3)碳纳米管的溶解:将步骤(2)中所述碳纳米管-石蜡混合物与粘结剂在Z型桨式混合机混合,混合温度控制在150-160℃,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和硬脂酸;
(4)注射成型:将铜粉加入到步骤(3)中所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将得到的碳纳米管-铜粉-粘结剂加入到注射成型机中进行成型得到碳纳米管-铜粗品;
(5)脱脂和烧结:将步骤(4)中得到的碳纳米管-铜粗品浸入到庚烷中脱脂去除粘结剂,然后进行热压烧结或放电等离子烧结处理,得到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所述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与铜的体积比为1-5:100。
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60nm,长6-10μm;步骤(4)中所述铜粉的粒径为10-15μm。
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为3:1-2。
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粘结剂与所述碳纳米管-石蜡混合物的体积比:0.2-0.5:10;所述聚乙烯和硬脂酸的质量比为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金力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2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结合型铜基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