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步骤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1927.1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吕维山;吕联东;马小宁;李少藤;宋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奥力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C04B111/5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许珠珍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石材 胶粘剂 抗氧化剂 制作工艺 交联剂 木质素 消泡剂 生产制造过程 表面涂抹 制造过程 抗氧化 填充料 龟裂 耐热 染料 树脂 骨料 颜料 阻燃 石材 制作 质感 成型 美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步骤,所述石材包含以下原料:骨料50‑70%,抗氧化剂2‑5%,填充料6‑10%,交联剂1‑4%,消泡剂1‑4%,木质素4‑8%,胶粘剂2‑5%,树脂8‑15%,颜料6‑12%,水20‑40%。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在人造石材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加入抗氧化剂、交联剂、消泡剂以及胶粘剂,使得成型后的人造石材在抗氧化、阻燃、质感以及耐热方面都得到增强;通过木质素减少人造石材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同时还提高了人造石材的防止龟裂能力;可以根据所需在人造石材的表面涂抹不同颜色的非金属染料,使得人造石材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石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步骤。
背景技术
石材是一种高级的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装饰等级要求高的工程中,建筑装饰用石材有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两大类,天然石材是指从天然岩体中开采出来的,并经加工成块状或板状材料的总称,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建筑装饰用的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岗石和大理石两大种,天然石材是最古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天然石材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经加工后表面美观富于装饰性,资源分布广,蕴藏量丰富,便于就地取材,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古今土木工程中修筑城垣、桥梁、房屋、道路及水利工程主要材料。
人造石材以大理石为例,人造大理石又称为“塑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固化过程中把骨料均匀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后,即形成坚硬的人造大理石;在居室装修施工中,采用天然大理石大面积用于室内装修时会增加楼体承重,而聚酯人造大理石就克服了上述缺点,这种材料质量轻(比天然大理石轻25%左右)、强度高、厚度薄,并易于加工,拼接无缝、不易断裂,能制成弧形,曲面等形状,比较容易制成形状复杂、多曲面的各种各样的洁具,如浴缸、洗脸盆、坐便器等,并且施工比较方便。
传统的建筑装饰用石材仪天然石材为主,但是由于天然石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天然石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所需,而普通的人造石材仅仅以树脂和骨料混合制成,成型后的人造石材在质感、耐热性能、阻燃性能、抗氧化方面能力都较差。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人造石材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造石材的质感、耐热性能、阻燃性能、抗氧化能力都相对较差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及其制作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原料:骨料50-70%,抗氧化剂2-5%,填充料6-10%,交联剂1-4%,消泡剂1-4%,木质素4-8%,胶粘剂2-5%,树脂8-15%,颜料6-12%,水20-40%。
在上述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中,所述骨料50-60%,抗氧化剂2-4%,填充料6-9%,交联剂1-3%,消泡剂1-3%,木质素4-6%,胶粘剂2-4%,树脂8-12%,颜料6-10%,水20-35%。
在上述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中,所述骨料55%,抗氧化剂3%,填充料8%,交联剂2%,消泡剂2%,木质素5%,胶粘剂3%,树脂8-10%,颜料6-8%,水20-30%。
在上述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中,所述填充料为氢氧化铝。
在上述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工艺中,所述染料采用非金属染料。
在上述的一种人造石材的制作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粉碎、研磨:将固体原料先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然后用研磨机进行研磨,粒度达20-6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奥力石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奥力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1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