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中药剂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0818.8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辉;刘艳;杨凡;施杰;杨晨;刘锦程;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2C21/00;C12M1/12;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剂混合装置 处理系统 地表径流 混合装置 反应器 蜂巢式 洗涤管 中药剂 温度传感器 蜂窝状 加注管 注入管 添加剂 蒸汽喷射管 处理效率 混合药剂 控制系统 莲花喷头 上下贯通 设备基座 设备结构 竖直排列 水泵连接 维护方便 排放管 受限制 立管 外部 | ||
1.一种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中药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药剂混合装置(3-7)包括:混合药剂排放管(3-7-1),蒸汽喷射管(3-7-2),蜂巢式反应器(3-7-3),添加剂加注管(3-7-4),药剂注入管(3-7-5),洗涤管(3-7-6),温度传感器(3-7-7),设备基座(3-7-8);
所述药剂混合装置(3-7)包括:混合药剂排放管(3-7-1),蒸汽喷射管(3-7-2),蜂巢式反应器(3-7-3),添加剂加注管(3-7-4),药剂注入管(3-7-5),洗涤管(3-7-6),温度传感器(3-7-7),设备基座(3-8);位于顶端的洗涤管(3-7-6),其一端与外部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药剂混合装置(3-7)内部的莲花喷头连接,莲花喷头下部设有蜂巢式反应器(3-7-3),莲花喷头对下部的蜂巢式反应器(3-7-3)实施清洗;所述蜂巢式反应器(3-7-3)断面为蜂窝状,其由多根蜂窝状立管竖直排列组成,蜂巢式反应器(3-7-3)上下贯通;在洗涤管(3-7-6)一侧设有添加剂加注管(3-7-4)、药剂注入管(3-7-5);在药剂混合装置(3-7)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7-7),其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15)连接;在蜂巢式反应器(3-7-3)下部设有蒸汽喷射管(3-7-2),蒸汽喷射管(3-7-2)圆环状,其上表面设有大量通孔,蒸汽喷射管(3-7-2)一端与外部蒸汽管道连通,蒸汽喷射管(3-7-2)向上部的蜂巢式反应器(3-7-3)喷射高温蒸汽促进药剂反应;在药剂混合装置(3-7)底部设有混合药剂排放管(3-7-1);药剂、添加剂分别从药剂注入管(3-7-5)、药剂注入管(3-7-5)加注到药剂混合装置(3-7)内,蒸汽喷射管(3-7-2)所喷出高温蒸汽促进药剂在蜂巢式反应器(3-7-3)内部反应,结束后从混合药剂排放管(3-7-1)排出;
所述药剂混合装置(3-7)位于厌氧发酵罐(3)内部;
厌氧发酵罐(3)位于地表径流处理系统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中药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径流处理系统包括:主进水管(1),粉碎机(2),厌氧发酵罐(3),送料管(4),甲烷升气管(5),好氧发酵罐(6),底泥排放口(7),渗滤液支管(8),氧气管(9),好氧发酵罐进液管(10),清水排放管(11),出渣口(12),高级氧化池(13),主出水管(14),控制系统(15);
所述主进水管(1)、主出水管(14)水平布局,主进水管(1)、主出水管(14)直径为20cm~30cm、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进水管(1)、主出水管(14)分别于厌氧发酵罐(3)、好氧发酵罐(6)、高级氧化池(13)连通;在主进水管(1)上部右侧设有粉碎机(2),主进水管(1)与粉碎机(2)通过渗滤液支管(8)连通;粉碎机(2)一侧设有厌氧发酵罐(3),厌氧发酵罐(3)上部设有甲烷升气管(5),厌氧发酵罐(3)下部设有出渣口(12),厌氧发酵罐(3)与粉碎机(2)通过送料管(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径流处理系统中药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料管(4)竖直部分下部设有渗滤液支管(8),渗滤液支管(8)与主进水管(1)连通;所述好氧发酵罐(6)位于厌氧发酵罐(3)一侧,好氧发酵罐(6)通过好氧发酵罐进液管(10)与主进水管(1)连通;好氧发酵罐进液管(10)竖直部分上部设有甲烷升气管(5),好氧发酵罐(6)下部设有清水排放管(11),清水排放管(11)与主出水管(14)连通;好氧发酵罐(6)一侧下部设有底泥排放口(7);所述高级氧化池(13)位于好氧发酵罐(6)左侧,高级氧化池(13)通过主进水管(1)承接来自厌氧发酵罐(3)的渗滤液;好氧发酵罐(6)通过主进水管(1)承接来自高级氧化池(13)处理液;控制系统(15)位于厌氧发酵罐(3)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08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