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的多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及其构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6937.6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莉;陶洁;李本强;马玉飞;程靖华;石迎;饶柏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3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张晓敏;费开逵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病毒性 腹泻 病原 多重 芯片 检测 方法 及其 构建 | ||
一种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的多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及其构建,根据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的基因序列,筛选出合适的TAG序列,偶联于微球;将TAG互补序列标记于各病原PCR引物的上游引物5’端,并在PCR引物的下游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然后利用修饰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与偶联在微球上的TAG序列进行杂交,检测MFI值,根据MFI值判定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对猪病毒性腹泻多重病原的定性定量检测,具有高通量、省时省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诸多的优势,能满足同时进行多种病原检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的多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及其构建。
背景技术
由病毒引起的猪腹泻疫病流行范围广,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可高达100%。而且多病原感染、协同感染较为普遍。临床很难确定主要诱发病因,给诊断和控制带来困难。
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virus,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 virus,PD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捷申病毒(Porcineteschvirus,PTV)、牛病毒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猪星状病毒(Porcine astrovirus,PAstV)、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PToV)、猪札幌病毒(Porcine Sapovirus,PSaV)等,这些病毒引起不成程度腹泻,在多个病原共同感染情况下,可导致严重腹泻及猪只死亡。
目前,关于猪病毒性腹泻病原的检测研究最多的是多重PCR方法,但大多是2重或3重PCR方法。焦洋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博卡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动物医学进展,2013,34(08):71-75)建立了针对PEDV、TGEV和PBoV的3重PCR检测方法。
陈小芬等(PEDV/TGEV/PDCoV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EDV COE基因和ORF3基因遗传变异研究,华南农业大学,2016.)针对PEDV、TGEV和PDCoV,建立了三重RT-PCR检测方法。
刘高鹏(多重PCR检测和鉴定五种猪腹泻病毒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17)建立了针对PEDV、TGEV、猪轮状病毒A型(Porcine group A rotavi ruses,GAR)、猪轮状病毒C型(Porcine group C rotaviruses,GCR)、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2,PCV2)的5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72份临床样品,发现GCR、GAR、TGEV、PEDV和PCV2阳性率分别为5.81%、2.32%、8.72%、20.92%和46.51%,总混合感染率为22.09%。
但是,这些现有技术中,常规单重RT-PCR能够检测低至0.1pg的病毒RNA,而多重RT-PCR随着检测病原数量的增加,灵敏度下降十分明显。鉴于这种灵敏度的局限性,其检测病原范围也很有限。
近年来,Luminex检测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各病原序列,设计合适的检测引物,并根据检测引物扩增的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探针;进一步在微球上偶联探针序列,通过探针与目标序列之间的杂交,最后在检测MFI值。该方法中,探针序列需要自行设计,随着病原数量的增加,探针设计难度也增加,导致探针特异性不强;而且微球偶联过程中,又增加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试验误差增加。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6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