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05531.6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范莹;王超;巫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3/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 底座 绘图 蓄电池 图像处理器 摄像头 副支臂 底端 快速图像处理 铝合金材质 信号转换器 电性连接 多关节式 内部设置 人本发明 提高装置 续航能力 移动稳定 增加设备 连贯性 单片机 固定架 可调性 配重仓 输出端 主支臂 内嵌 焊接 机器人 质地 重心 拍摄 | ||
1.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包括机身(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机身(5)的内部底端中部焊接有单片机(25),所述单片机(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图像处理器(23)和信号转换器(24),所述机身(5)的一侧中部内嵌有摄像头(13),所述底座(6)的顶端通过转轴B(4)转动连接有主支臂(3)的一端,所述主支臂(3)的另一端通过转轴A(1)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的内部栓接有副支臂(11)的一端,所述主支臂(3)的另一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箱(2),所述传动箱(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14),所述电动机(14)的顶端套接有主动轮(17),所述主动轮(17)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有传动盘(15),所述传动盘(15)通过连杆与转轴A(1)套接,所述副支臂(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臂(12),所述安装臂(12)的顶端通过转轴C(18)转动连接有固定头(19),所述固定头(19)的顶端栓接有固紧栓(20),所述固定头(19)的内部通过内卡槽(21)卡接有画笔管(22),所述图像处理器(23)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器(24)的输出入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器(2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采用的是圆台形空心结构,所述底座(6)的内部底端卡接有配重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臂(3)和副支臂(11)均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所述主支臂(3)的宽度为副支臂(11)宽度的两倍,所述主支臂(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紧栓(20)贯穿于固定头(19)的顶端并与画笔管(22)的凹槽处螺纹连接,所述固紧栓(20)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采用的是倒L形结构,所述固定架(10)与副支臂(11)的夹缝处卡接有橡胶垫圈,所述固定架(10)与主支臂(3)的间距为5-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画笔管(22)的一端的顶端开有凹槽,所述画笔管(22)的另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画笔管(22)的顶端材质为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臂(11)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副支臂(11)靠近安装臂(12)的一端为窄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15)和主动轮(17)的传动比为1.5: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仓(7)为圆台型空腔结构,所述配重仓(7)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或非金属材质的配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即拍即画绘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55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人机器人头部运动机构
- 下一篇:用于工业搅拌的软体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