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01941.3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9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光;胡艳锋 |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立 | 
| 地址: | 46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双轮 平衡 电动车 | ||
1.一种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减震装置、主控系统、电池模块、自平衡组件、及两个车轮组件;
所述车身采用外骨骼式笼型支撑结构,其内形成舱室,所述舱室内设有座椅和缓冲安全气囊系统;
两个所述车轮组件通过减震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身上;每个所述车轮组件均包括轮毂电机、轮毂架及车胎;所述轮毂电机安装于轮毂架内,所述车胎安装于所述轮毂架上;
所述轮毂电机通过线缆与主控系统和电池模块电连接;
所述自平衡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控系统内,通过主控系统控制轮毂电机的动作,以实现自平衡;
所述车身安装有用于安装车轮组件的车轴支架;
其中,所述减震装置为圆筒减震器,所述圆筒减震器包括减震片组、减震簧及簧套;
其中,所述减震簧套设于所述减震片组外,所述簧套套设在所述减震簧外;所述减震簧的一端与所述车轴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毂电机中的轮轴连接;
所述车身包括车架及安装于车架上的外壳和舱罩;所述车架和外壳、舱罩组合形成封闭空间;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中部的座椅支架、设于座椅支架外围的笼型的外框支架、设于外框支架前部的前挡支架、设于外框支架后部的后舱支架、和贯穿座椅支架和外框支架的车轴支架,其中座椅支架和外框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外壳包括设于所述前挡支架上的前挡外壳和设于所述后舱支架上的后舱盖以及左右两侧车身外壳;
所述前挡支架为前挡伸缩支架,所述前挡伸缩支架下设有辅助轮,所述前挡伸缩支架可在辅助轮的作用下前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直流无刷电机包括轮轴、定子、转子及轴承;
所述定子固定安装于所述轮轴上;
所述转子包括电机旋架底座、外旋架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外旋架内;所述电机旋架底座和所述外旋架均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轮轴上,且位于定子外,可绕定子旋转,由外旋架带动轮毂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支架上安装有可收放的舱罩,舱罩上设有曲面透明触控屏,舱罩设有转轴支架铰接安装在座椅支架两侧,将舱罩安装在该转轴支架上,打开方式为伸缩式,便于乘员上下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支架上安装有可收放的舱罩,舱罩上设有曲面透明触控屏,舱罩与前挡支架融为一体,内衬加强式支撑结构,以掀盖方式铰接安装在外框支架上部,可通过铰链掀开,便于乘员上下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车舱内设有控制手柄,用于实现手动操作;车身上设有用于自动泊车的泊车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驾驶传感组件,与主控系统连接;所述自动驾驶传感组件检测车辆的行使状态和感知四周的环境变化,结合主控系统实现无人自动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光;胡艳锋,未经陈永光;胡艳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19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衡车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平衡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