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0407.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林;黄国辉;蒋永玉;苗雨晨;刘于;郭志成;栗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智能 停车 系统 | ||
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和存放车辆的框架,承受提升机构和载车板重量以及作为横移机构的滑台,提升横梁和载车板并提升到一定高度的采用链轮链条传动的提升机构,采用丝杠传动移动载车板的送进机构,配合主提升机构进行车辆存取同时减小载车板弯矩的辅助提升机构,本发明通过多自由度并行联动、路径规划缩短存取车时间、提高存取车效率,同时采用旋转机构使机构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存取执行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存取执行机构集成于相对框架独立的系统;通过横向车库数量拓展,模块化执行机构可实现多个车库的存取车动作,施工难度小,可模块化组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是一种能够快速存取车、允许远程操作及云端信息同步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扩展和改进,汽车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家庭。汽车作为现代的交通工具,备受消费者的关注,其发展速度之快,也是以往十分罕见的。
从产品结构看,目前传统停车场建设规模仍占接近90%的市场份额,新型的机械式停车场的建设虽一片火热,但整体市场占比仅10%左右。
从需求来看,停车场行业与汽车保有数量有最直接关联,截至2016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1.3个停车位的国际通行标准来计算,那么目前国内汽车停车位总需要量约2.82亿个。
由以上调研情况可知,目前市场上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立体停车车库的应用,但是体积太大、造价昂贵难以运用到现有城市小区,每个小区的道路一侧的可用面积也不同,因此,现在市场所需要的是能够根据不同小区状况能够调整整体车库大小的停车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是一种可拓展的小型停车设备,以此满足不同小区的不同需求,以此来提高小区内的空间利用率,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并且易于拓展和部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包括用于存取车辆的存取装置1、用于停放车辆的车库框架3、用于辅助提升停放车辆的辅助存取机构4以及用于提供电力、控制存取运动的配电箱2。
所述的存取装置1包括倒置的重型滑台15,在重型滑台15一端固定有步进电机16;重型滑台15的移动端面连接反向链接槽26;反向链接槽26与立壁14连接;立壁14与转台基座13连接;转台基座13上设置有转台27,转台27由步进蜗轮蜗杆减速电机28驱动转动;转台27与升降底座12连接;升降底座12通过铝型材角接件与升降框架7连接;套筒10通过8个B滑轮38与升降框架7形成一个移动副;主推杆电机23底部与升降底座12固定,推杆通过螺栓与推杆电机轴20连接;推杆电机轴20的两轴端通过向心轴承与链轮8过盈配合;链轮8通过链条9与套筒10和升降框架7连接实现提升动作;套筒10与横梁11连接;横梁11末端与B滑块37连接;B滑块37与A导轨17形成一个移动副;A导轨17与载车板19连接;横梁11与贯通步进电机24连接;载车板19与A滑轮18连接;升降框架7与盖板6连接;盖板6通过轴承与辅助A滑块5一端形成一个转动副;套筒10与拉线编码器21相互作用实现反馈;差速自锁器22通过螺栓与提升框架7连接,与套筒10相互作用;存取装置1的重型滑台15通过铝型材连接件与车库框架3的铝型材框架40前部连接。
所述的车库框架3包括铝型材框架40,送进C导轨34和固定梳齿33以螺栓固连在铝型材框架40的中间二层车位部分;送进限位滑板32与铝型材框架40以螺栓连接,并与送进导轨一同以螺栓固连在铝型材框架40的中间二层车位部分;D导轨39以铝型材连接件固连在铝型材框架40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0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