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9125.3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姣;薛龙龙;张金平;李伟;雷同兴;陈永祥;李普良;李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材料 腐蚀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可以与HF反应的氧化物和/或金属盐,在HF产生时,即时反应消耗HF,避免HF腐蚀正极材料,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发明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可与HF反应的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不需改变正负极制备工艺和电池组装工艺,不需改变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压。本发明添加的可与HF反应的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价格低廉、用量较少、种类繁多、制备方法简单、储存方便,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好、无污染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移动电源、电动汽车以及储能领域。目前,常用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LCO)、镍钴锰三元材料(NCM)、镍钴铝三元材料(NCA)、尖晶石型锰酸锂(LMO)、富锂锰基(OLO)和磷酸铁锂(LFP)。
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与电极材料反应会在这些正、负极材料表面生成一层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SEI膜主要由碳酸锂、烷基锂、烷氧锂和其他成分锂盐如LiCl、LiF及不导电聚合物组成。SEI膜形成过程会消耗部分正极材料上的Li,导致电池可逆容量降低、首次充放电效率降低。性质优良的SEI膜可以阻止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的进一步反应,使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更加稳定。但是常规电解液产生的SEI膜不够致密,难以阻止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继续反应,一方面破坏了电解液和电极材料,另一方面导致SEI膜不断变厚,增大锂离子电池的阻抗。
现有提高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倍率性能以及高温性能的方法主要有掺杂和包覆两大类。掺杂改性方法不仅对掺杂元素、烧结温度有严格要求,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抑制电解液与正极材料之间的副反应;包覆改性方法不仅对包覆物质的种类、粒径有严格要求,而且包覆方法复杂,包覆物质价格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电解液功能添加剂是保护正极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添加剂用量较小,但效果显著的特点。通常的电解液添加剂为有机类物质,如噻吩酯类化合物、碳酸亚乙烯酯等,但由于有机类物质大部分有毒,而且制备条件复杂,价格昂贵,不利于商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检测有残余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锂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Li2CO3和/或LiOH;
2)用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备好的负极材料、配制的电解液组装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和/或组装完成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生成的Li2CO3和/或LiOH与电解液中的锂盐反应生成HF,或者电池中的痕量水与电解液中的锂盐反应生成HF;
3)配制所述电解液的过程中,向其中添加有可与HF反应的氧化物和/或金属盐;
4)所述氧化物和/或金属盐为过量添加,且以微细粒形式添加,其中部分添加物与电解液中生成的HF反应生成氟化物;部分添加物在电场和/或浓度差作用下迁移和/或扩散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表面,并使其进入到正极和/或负极表面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孔隙中,以形成更加致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