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9125.3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姣;薛龙龙;张金平;李伟;雷同兴;陈永祥;李普良;李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材料 腐蚀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避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腐蚀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LiNi0.8Co0.1Mn0.1O2,且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检测有残余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锂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Li2CO3和/或LiOH;
2)用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备好的负极材料、配制的电解液组装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中的锂盐为LiPF6;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和/或组装完成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生成的Li2CO3和/或LiOH与电解液中的锂盐反应生成HF,或者电池中的痕量水与电解液中的锂盐反应生成HF;
3)配制所述电解液的过程中,向其中添加有可与HF反应的金属盐;所述金属盐具体为NiF2;所述金属盐的粒径为0-100nm,其添加量以电解液阳离子中含有的Ni的量按重量分数计为10-1000ppm;
4)所述金属盐为过量添加,且以微细粒形式添加,其中部分添加物与电解液中生成的HF反应生成氟化物;部分添加物在电场和/或浓度差作用下迁移和/或扩散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表面,并使其进入到正极和/或负极表面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孔隙中,以形成更加致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非包覆或非掺杂的常规制备工艺,所述电池组装采用常规的组装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1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