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耗能共享单车故障可视化标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9014.2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豪;赵孟;桂星;杨兴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带 故障指示器 可控开关 驱动模块 可视化 标识装置 传动模块 传送带 控制器 低耗能 脉冲 共享 电源 故障状态 接通电源 脉冲信号 使用周期 低功耗 低电 高电 断开 预制 出行 滚动 驱动 运转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耗能共享单车故障可视化标识装置,包括故障指示器、传动模块、驱动模块、控制器、可控开关和电源,故障指示器包括传送带和设于传送带上的一圈纸带,纸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红色纸带与绿色纸带,当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时,故障指示器显示绿色纸带表示车辆为正常状态,当车辆出现故障时,控制器向可控开关发出预制宽度的脉冲信号,可控开关在脉冲高电平时接通电源,驱动模块驱动传动模块运转,带动故障指示器中的纸带滚动,脉冲低电平时断开电源,驱动模块停止工作,故障指示器显示红色纸带,表示车辆为故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低功耗实现故障单车的可视化标识,提高了共享单车的出行效率和使用周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耗能共享单车故障可视化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自行车因价格低廉、轻便、环保、零排放等优点,一直作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优选代步工具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提倡的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优先选择自行车出行。
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出行中地铁站或公交站“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但是,共享单车在被用户高频次使用的同时存在不容忽视的高故障率现象。若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故障车辆进行标识,会大大降低用车效率,不仅不能方便用户出行,而且会浪费用户时间,降低用户用车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单车长期在户外使用,自身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受到限制。在单车故障后,对故障单车进行可视化标识应能够符合低功耗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身电量的功耗。因此,“如何低耗能地进行故障单车的可视化故障标识”对于提高用户用车效率和车辆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号CN201710239557.4记载有“一种共享单车的故障提示方法”,该故障提示方法工作原理为: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如手机等)上报的故障单车请求,将目标单车标记为故障单车;并且在接收移动终端的故障请求时,获取故障单车的位置信息,之后在移动终端中除去此故障单车的位置信息。该方法局限于在移动终端不显示故障单车的位置信息,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在实际生活中,若故障单车停靠在正常单车附近时,极容易导致无法快速有效判别出故障单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们习惯性选择在视野之内的共享单车进行优先扫码,因此该种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故障单车的可视化辨别。
专利号CN201710239877.X记载有“一种共享单车预约状态或故障状态的提示”,该故障状态提示的工作原理为:在共享单车上安装车载电子设备,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对共享单车发送的故障申报请求,并根据故障申报请求向车载电子设备发出故障指令,车载电子设备进行声音提示或灯光提示。该方法能够实现用户在视野之内分辨单车正常或故障状态,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但该方法采用灯光或者声音进行警示,提示用的车载电子设备持续的电能输出会产生高耗能,消耗装置自身电能,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耗能共享单车故障可视化标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耗能共享单车故障可视化标识装置,用于为用户选择共享单车时提供状态可视化功能,该装置包括:
故障指示器,用于进行标识单车当前状态;
传动模块,与故障指示器连接,用于通过传动驱动故障指示器工作改变当前状态;
驱动模块,与传动模块连接,用于产生动力驱动传动模块转动;
可控开关,与驱动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闭合与断开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状态;
控制器,与可控开关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发出的正常信号、故障信号以及维修人员的移动终端发出的复位信号,并发出预制宽度的数字脉冲至可控开关,进而控制可控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路面监测的骑行共享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