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2587.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13/06;C08K3/04;C08K5/098;C08K9/02;C08K3/08;C08K9/06;C08K3/34;C08K3/36;C08K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导电屏蔽 制备 聚二甲基硅氧烷 改性碳纳米管 结构抑制剂 液体硅橡胶 导电填料 导电性能 功能填料 力学性能 纳米金属 橡胶材料 硬脂酸锌 交联剂 硫化剂 石墨烯 重量份 包覆 微球 羟基 催化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60‑80份、液体硅橡胶10‑20份、导电填料5‑10份、改性碳纳米管3‑8份、功能填料2‑6份、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属微球1‑5份、硬脂酸锌1‑4份、硫化剂0.5‑1.5份、交联剂0.4‑0.8份、催化剂0.1‑0.5份、结构抑制剂0.2‑0.6份。本发明的导电屏蔽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优异,弹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静电荷电磁信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导电橡胶材料,不仅导电性好,而且兼具高弹性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56933.1)公开了一种热固化现场成型高导电硅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由下列组成成份:(1)60-90重量份一种黏度或不同黏度的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的混合物混合物;(2)10-35重量份的含氢硅油;(3)1-25重量份的一种或多种R6cSiX4-c或其部分水解缩合产物;(4)100-500重量份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0μm-150μm的金属基导电填料;(5)0.01-10重量份的作为热固化的金属基催化剂有氯铂酸或含铂或钯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或有机金属螯合物;(6)1-30重量份增强填料或功能填料。本发明应用于要求电磁屏蔽和环境密封的射频设备屏蔽罩部位。本发明减少了材料消耗、简化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性价比。但是当金属粉末在一定重量份(阈值)以下时,导电通路没法形成,导电性很差,而填充的金属粉末太多时,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过多的填充颗粒还会使胶的流动性显著下降,从而影响现场点胶工艺,同时力学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优异,且弹性好,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导电屏蔽硅橡胶,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60-80份、液体硅橡胶10-20份、导电填料5-10份、改性碳纳米管 3-8份、功能填料2-6份、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属微球1-5份、硬脂酸锌1-4份、硫化剂0.5-1.5份、交联剂0.4-0.8份、催化剂0.1-0.5份、结构结构抑制剂0.2-0.6份。
进一步的,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70份、液体硅橡胶15份、导电填料7.5份、改性碳纳米管 5.5份、功能填料4份、石墨烯包覆纳米金属微球3份、硬脂酸锌2.5份、硫化剂1份、交联剂0.6份、催化剂0.3份、结构抑制剂0.4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填料为平均粒径在30微米以下的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乙炔炭黑、导电云母粉、导电白炭黑中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1)称取碳纳米管在干燥箱中85-95℃预热干燥1-2小时,然后加入氨水溶液中,在20-40KHz频率下超声2-4h,形成碳纳米管分散体;
(2)在所述碳纳米管分散体中加入二酰氯,并在氮气保护下,100-200rpm转速下,电磁搅拌5-10min,形成混合均匀的悬浮液;
(3)在所述悬浮中加入占碳纳米管质量5-10%的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搅拌均匀,反应40-60min,抽滤、洗涤、干燥即得改性碳纳米管。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填料为沉淀碳酸钙、硅藻土、硅微粉、二氧化钛,硅酸锆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2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