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启动控制装置及一种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1317.X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梅禹;陈俊娱;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40 | 分类号: | B60R25/40;H02J50/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启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启动控制装置及一种车辆,所述装置包括钥匙槽,还包括与整车的防盗线圈相集成的无线充电模块,以及启动开关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位于钥匙槽的侧边的无线充电板,以及设置在无线充电板内的发射磁线圈;启动开关模块包括安装主体、设置在安装主体上的接触板、与接触板的顶端相接触的档位接触点、以及在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内移动的旋转固定杆;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包括第一箭头槽、与第一箭头槽相连的第二箭头槽。本发明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板内的发射磁线圈和钥匙内设置的接收磁线圈实现钥匙的无线充电,还能够在按压车辆钥匙本体的情况下开启车辆内部对应设备的启动,存储钥匙的同时还具有一键启动车辆发动机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启动控制装置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车辆的日益普及,作为舒适设备的汽车遥控钥匙装备率也越来越高;原来只有中高档车才具备的汽车遥控钥匙,现在很多经济型轿车也配备。其中,遥控钥匙是利用中控锁的无线遥控功能,不用把钥匙键插入锁孔中就可以远距离开门和锁门的钥匙,其最大优点是:不管白天黑夜,无需探明锁孔,可以远距离、方便地进行开锁(开门)和闭锁(锁门)。遥控钥匙是通过无线电对设备进行控制。
但是为了轻便,此类遥控钥匙都是用一次性电池供电工作,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池容量有限(一般小于250mAh),寿命比较短(一般2~3年);电池电量耗尽后,遥控功能失效;这就会出现馈电无法遥控解闭锁的情况,并且钥匙电池还属于易损件;这需要到维修站更换电池,也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增加了使用费用。还有,在遥控钥匙失效的情况下,使用机械钥匙开门还可能会误触发防盗报警,引人抱怨。并且,对于使用一键启动车辆经常出现钥匙随意摆放的情况,没有专门的钥匙储物格,致使遥控钥匙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启动控制装置及一种车辆,具体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启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插入车辆钥匙的钥匙槽,还包括与整车的防盗线圈相集成的无线充电模块,以及用于进行车辆开启的启动开关模块;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位于所述钥匙槽的侧边的无线充电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板内的发射磁线圈;所述发射磁线圈的发射频率与所述车辆钥匙上设置的接收磁线圈的接收频率一致;
所述启动开关模块包括安装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上的接触板、与所述接触板的顶端相接触的档位接触点、以及在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内移动的旋转固定杆;当车辆钥匙在所述钥匙槽内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车辆钥匙推动所述接触板移动,所述接触板带动所述安装主体移动,同时,使所述旋转固定杆在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内移动;
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包括第一箭头槽、与所述第一箭头槽相连的第二箭头槽;在车辆钥匙插入所述钥匙槽,且未到达预设档位接触点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固定杆沿着所述第一箭头槽向所述第一箭头槽与第二箭头槽的连接处移动;在车辆钥匙到达预设档位接触点后继续受力的情况下,所述旋转固定杆从所述第一箭头槽与第二箭头槽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箭头槽移动,使所述车辆钥匙从所述钥匙槽退出。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开关模块还包括弹性件和滑动导轨;所述弹性件和滑动导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上;且所述弹性件与滑动导轨在所述安装主体上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接触板所在平面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的安装点和滑动导轨的另一端的安装点均远离所述安装主体;
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和滑动导轨的滑动方向均平行于所述车辆钥匙在钥匙槽内的插入方向。
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的槽体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主体与滑动导轨相固定的那一侧;
且所述槽体内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槽体的内壁之间具有活动空间;所述旋转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主体的槽体内壁上,且在所述活动空间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1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