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设备的自适应限速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0752.0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舒洋;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Q11/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维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设备 自适应 限速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网络设备的自适应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N组特征值结构体,N为正整数,每组特征值结构体均包括多个用于区分数据包类型的特征值;
S2.根据数据包进入CPU的总速率,判断数据包需要限速,还是需要进入数据包的学习归类;若需要限速,则按照限制每秒处理数据包数量的方式进行限速,若需要进入数据包的学习归类,转到步骤S3;
S3.依次提取每个数据包的特征值,依次计算每个数据包与N组特征值结构体组成的N+1个特征值结构体两两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的两个特征值结构体归为一类,形成新的N组特征值结构体,并对进行归类的特征值结构体的特征值进行更新,转到步骤S4;
S4.继续统计数据包进入CPU的总速率,判断数据包需要继续进行数据包的学习归类,还是需要限速,若需要继续进行数据包的学习归类,则返回步骤S3;若需要限速,计算归类后每一类数据包进入CPU的平均速率,根据每一类数据包进入CPU的平均速率在全部种类的数据包进入CPU的总速率中所占的比例,分配限速速率,并根据限速速率对相应类型的数据包进行限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自适应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第一门限值P0和第二门限值P1,获取数据包进入CPU的总速率V,若VP1,按照一个数据包消耗一个令牌的方式进行限速;若P0≤V≤P1,网卡驱动正常接收数据包;若VP0,则进入数据包的学习归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自适应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包和特征值结构体的特征均包括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以太网类型和IP协议类型;
步骤S3中,计算每个数据包与N组特征值结构体组成的N+1个特征值结构体两两之间的相似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若任意两个特征值结构体的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相同,则相似度为a;若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不相同,但是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的类别相同,则相似度为b;若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不相同,且目的MAC地址或源MAC地址的类别也不相同,则相似度为c,a、b、c均为自然数,且abc;
对于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若任意两个特征值结构体的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相同,则相似度为a;若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不相同,但是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的类别相同,则相似度为b;若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不相同,且目的IP地址或源IP地址的类别也不相同,则相似度为c;
对于以太网类型,若任意两个特征值结构体的以太网类型相同,则相似度为a;若不相同,则相似度为c;
对于IP协议类型,若任意两个特征值结构体的IP协议类型相同,则相似度为a;若不相同,则相似度为c;
将任意两个特征值结构体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以太网类型和IP协议类型比较后得到的相似度值相加,得到N个最终的总相似度,将总相似度最高的那两个特征值结构体归为一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自适应限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计算归类后每一类数据包进入CPU的平均速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定时器,记录进入数据包的学习归类的时刻,以及终止数据包的学习归类的时刻,获取数据包的学习归类运行的总时间T;
统计第i类数据包在总时间T内进入CPU的数量Ci;
计算第i类数据包进入CPU的平均速率Ri=Ci/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07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