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9989.7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庭;丁鹏;朱超;黎小刚;陈晓虎;杨俊;刘安双;肖阳剑;辛景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4/00;E01D101/24;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箍套 加固结构 肋拱桥 预应力筋 拱座 预应力钢筋 两段 超高性能混凝土 端面接触 对称设置 技术效果 肋拱 两组 内肋 混凝土 延伸 | ||
1.一种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结构,包括两个拱座和设置在两个拱座之间的肋拱,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拱桥加固结构由两段钢筋混凝土箍套(1)和两组预应力钢筋(2)组成;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与左侧拱座的端面接触,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延伸至肋拱的左腰中部;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面与右侧拱座的端面接触,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延伸至肋拱的右腰中部;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将肋拱上的相应区域包裹在内;钢筋混凝土箍套(1)内埋设有与预应力钢筋(2)匹配的波纹管,波纹管位于肋拱上侧,波纹管将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连通;所述预应力钢筋(2)设置在波纹管内,第一预应力钢筋(2)的左端锚固在左侧拱座上,第一预应力钢筋(2)的右端锚固在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面上,第二预应力钢筋(2)的右端锚固在右侧拱座上,第二预应力钢筋(2)的左端锚固在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上;所述预应力钢筋(2)处于张拉状态;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混凝土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含量不小于2%、抗压强度不小于15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5MPa、开裂强度不小于4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肋拱拱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为L,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L/4。
4.一种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方法,包括两个拱座和设置在两个拱座之间的肋拱,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拱桥加固方法包括:1)将预应力钢筋(2)的一端锚固在拱座端面上;2)将波纹管套在预应力钢筋(2)外;3)在肋拱外绑扎钢筋笼,并将波纹管与钢筋笼固定;4)在钢筋笼外安装浇筑模板,然后向浇筑模板内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凝固后,得到钢筋混凝土箍套(1);5)对预应力钢筋(2)的另一端进行张拉,张拉好后,向波纹管内灌浆,然后将预应力钢筋(2)的另一端锚固在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端面上,加固完成;
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有两段,所述预应力钢筋(2)有两组;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与左侧拱座的端面接触,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延伸至肋拱的左腰中部;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面与右侧拱座的端面接触,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延伸至肋拱的右腰中部;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将肋拱上的相应区域包裹在内;钢筋混凝土箍套(1)内埋设有与预应力钢筋(2)匹配的波纹管,波纹管位于肋拱上侧,波纹管将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和右端面连通;所述预应力钢筋(2)设置在波纹管内,第一预应力钢筋(2)的左端锚固在左侧拱座上,第一预应力钢筋(2)的右端锚固在第一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右端面上,第二预应力钢筋(2)的右端锚固在右侧拱座上,第二预应力钢筋(2)的左端锚固在第二钢筋混凝土箍套(1)的左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含量不小于2%、抗压强度不小于150MPa、抗拉强度不小于5MPa、开裂强度不小于4MPa。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UHPC和预应力筋相结合的肋拱桥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肋拱拱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为L,所述钢筋混凝土箍套(1)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L/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大学;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99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