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和自润滑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7906.0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新开创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4/10 | 分类号: | C23C4/10;C23C4/06;C23C4/13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不锈钢 耐磨性 工作层 自润滑性能 自润滑性 等离子束熔覆 不锈钢加工 等离子涂覆 产业技术 钢板表面 使用性能 现实意义 应用性能 有效解决 金属键 粉料 熔覆 制备 钢板 | ||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加工产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和自润滑性的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工作层粉料对钢板表面进行等离子束熔覆,工作层熔覆前使用NiAl和TiC组成的金属键化合物进行打底,一方面能够增强工作层与钢板之间的结合强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最终采用等离子涂覆法制备得到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能优异的涂层,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能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在高精端领域的应用性能,能够实现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应用领域以及使用性能的现实意义,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加工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和自润滑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无磁性、无相变等性能,可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于高低温、辐射、腐蚀等环境的要求。然而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较低,导致其耐磨性能非常一般,同时其自润滑性能较差进一步制约了其在航空航天、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和自润滑性的方法,制备的奥氏体不锈钢耐摩擦强度得到极大提高,可适用于高温、高压和高转速高负荷的机械工作状态,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磨性和自润滑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工作层粉料:按照重量份计称取以下原料:碳化硼15-17份、二硫化钼11-12份、氧化锆7.4-7.6份、氮化硅5.2-5.4份、碳化硅4.3-4.5份、六方氮化硼3.0-3.4份、石墨烯1.8-2.0份、纳米氧化铝0.4-0.5份,将所述粉状原料倒入球墨罐中,球料比为3.0-3.2:1,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将球墨罐放入球磨机中球磨3-4小时,转速设置为300-350转/分钟,球磨得到的物料置于加热炉中,在220-240℃下干燥40-50分钟即可;
(2)使用去离子水将奥氏体不锈钢钢板表面冲洗干净后,依次用400目、1000目砂纸对表面进行打磨,除去表面氧化层和杂质,然后使用无水乙醇冲洗,使用50-60℃热风吹干,使用等离子喷枪将钢板表面预热至170-180℃,打开等离子炬保护气体和电源起弧,对钢板表面进行等离子束熔覆,首先向基体表面喷涂熔覆打底层,所述打底层由NiAl和TiC粉末按照质量比为3.4-3.6:1.1-1.2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3)打底层喷涂熔覆完成后,继续喷涂熔覆工作层,喷涂采用枪外送粉的方式,喷涂距离为9.5-10.0厘米,送粉速度为23-24克/分钟,反复喷涂4-5次,将喷涂好的钢板迅速降温,降温速度为15-18℃/分钟,降温至40-50℃后自然冷却,将覆有涂层的奥氏体不锈钢钢板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依次使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各清洗2-3遍,置于80-9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即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纳米氧化铝粒径大小在1-10纳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氩气通入量以球墨罐中气体压力为0.2-0.3MPa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新开创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新开创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