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及其分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7602.4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锂 负极 材料 回收 分割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轨道箱,所述轨道箱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外部固定套装有小外齿圈;所述轨道箱内侧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小外齿圈啮合连接的齿条。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及其分割方法能够实现自动对钛酸锂电池进行分割拆解,无需手工分割,省时省力,分割拆解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酸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及其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因其不发生结构改变,因此被称为“零应变” 材料,其具有非常优良的循环性能;充放电平台高达1.55V(vs Li+),因此被广泛用作锂离子负极材料。但是,随着钛酸锂电池用量的急速增加,相应报废的钛酸锂电池也逐年大幅度增加。废旧的钛酸锂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其中包括钛、锂、铝等金属元素,若能回收不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同时也可实现电池行业的可出续发展。
但是,由于钛酸锂电池是固态电池,其内部有多片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因此不能直接将钛酸锂电池截断进行拆分,否则容易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割断,导致后续还需要进行二次拆分,因此必须先将钛酸锂电池外部的密封圈割断,然后将正极端和负极端向相反的方向拉动,从而带动内部的多片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互分离,直至将正极和负极彻底分开为止,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能够自动分割拆解钛酸锂电池的装置,导致钛酸锂电池的分割拆解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拆解分割速度慢,效率低,实用性差,同时需要耗费高昂的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及其分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钛酸锂电池拆解分割只能依靠手动进行,分割拆解速度慢,效率低,费时费力,实用性不强,而且人力成本花费较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对钛酸锂电池进行分割拆解,无需手工分割,省时省力,分割拆解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回收分割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轨道箱,所述轨道箱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上固定安装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外部固定套装有小外齿圈;所述轨道箱内侧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小外齿圈啮合连接的齿条;
两根所述轮轴之间滚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分割器,每个所述分割器内均插接有一节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竖直安装在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上方布置有与所述轨道箱固定连接的输送机;
所述分割器包括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的顶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外侧壁上的切割电机、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下端的多级伸缩气缸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多级伸缩气缸下端的下固定圈;所述切割电机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中间齿轮,所述顶盖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中间齿轮的布置通孔,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连接的大外齿圈,所述大外齿圈上下端面上开设有圆环槽,所述顶盖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滚动卡接在所述圆环槽内的定位卡环;所述大外齿圈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液推杆一,所述电液推杆一的推杆头上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方的所述顶盖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圈,所述上固定圈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液推杆二;所述下固定圈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液推杆三。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箱的形状包括L型、斜直线型;
其中,所述轨道槽以及所述齿条的形状与所述轨道箱的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上固定安装有电池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