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高速通行管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7009.X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李晶;张建通;黄黎;卢红洋;王洵;曹纪东;梁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1S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高精度定位 管理设备 通行 第三方支付平台 车载智能终端 地图服务系统 计算通行费用 云数据中心 精度技术 收费方式 行驶轨迹 增强服务 新一代 减速 高速公路 信息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高速通行管理设备,包括北斗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北斗高精度增强服务系统、北斗高精度地图服务系统、收费云数据中心。采用北斗高精度技术,结合高精度地图、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判断车辆实际行驶轨迹计算通行费用,进而实现不减速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收费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收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高速通行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主要使用人工半自动收费(Manual Toll CollectionSystem,MTC)和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混合应用模式,其中ETC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通行效率。ETC带来的车辆行驶路径不明的问题,也为高速公路收费领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利用卫星定位等技术判断车辆实际行驶轨迹计算通行费用,进而实现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收费方式。当前,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正使用了该种收费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日益完善,自主建设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实现实时的厘米级/车道级高精度定位服务,为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实现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提供了良好契机。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收费路径识别的准确性,提高通行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高速通行管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高速通行管理设备,包括北斗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北斗高精度增强服务系统、北斗高精度地图服务系统、收费云数据中心,其中,
所述北斗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用于实现北斗/GNSS原始观测数据采集和高精度差分信息接收,北斗实时高精度定位解算,车道判断与位置上传,支持4G/LTE-V通讯及终端显示输入;
所述北斗高精度增强服务系统,用于通过对北斗地基增强网的数据进行处理,向用户提供高精度差分改正信息;
所述北斗高精度地图服务系统,用于高精度地图的制作、控制点测量、地图坐标纠正、高精度/传统地图显示、车辆历史轨迹与实时位置显示,向收费云数据中心输入车辆位置、车辆类型和车辆所有人信息并输出地图图形信息,向北斗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输入车辆位置信息并输出车辆所处车道编号;
所述收费云数据中心,用于自由流用户的管理、信息检核及各类数据管理,通过接收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发送路径、车辆注册等信息完成车辆计费与清分结算,并且监控系统软硬件、北斗高精度增强服务系统基准站运行状态。
其中,北斗高精度车载智能终端由高精度RTK天线、4G/LTE-V天线、北斗高精度RTK/惯导板卡、4G/LTE-V一体化模块以及串口、蓝牙5部分构成;其中高精度RTK天线与北斗高精度RTK/惯导板卡相连接,4G/LTE-V天线与4G/LTE-V一体化模块相连接且支撑北斗高精度智能终端的通讯工作,北斗高精度RTK/惯导板卡与4G/LTE-V一体化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串口与蓝牙用于终端显示的输入媒介。
其中,所述北斗高精度地图服务系统由高精度地图数据库建库和高精度地图服务两个子系统构成,高精度地图服务子系统包括高精度地图终端APP和地图服务平台,高精度地图数据库建库子系统由高精度地图制作子系统、高精度控制点测量、高精度地图坐标纠正工具构成。
其中,所述收费云数据中心用于建设针对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慧收费的数据处理中心,采用集中式数据处理模式。
其中,收费云数据中心由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态势展示模块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7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