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82381.1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3/12;C08L97/02;C08K9/02;C08K3/34;C08K3/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制备 质量分数 清洗 氯化钠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氢氧化钠溶液 塑料 去离子水 冰醋酸 反应釜 水中 制备 过滤 离子 废弃 纤维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废弃纤维进行混合,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22‑26min,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20%冰醋酸、6‑10%氯化钠反应15‑25min,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3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5‑35min,随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10‑20min,过滤出滤液。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该塑料采用的原料可降低制备成本,同时保证塑料的强度,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5504757B)公开了一种阻燃P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PC塑料,包括聚碳酸酯和自制的阻燃剂,并且自制的阻燃剂是由含硼有机硅树脂和水滑石复合而成。该阻燃PC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自制的阻燃剂的制备;第二步,将自制的阻燃剂与聚碳酸酯混合后,进行熔融造粒,然后挤压成型,即制得阻燃PC塑料,该塑料虽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强度不是很好。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778604A)公开了一种塑料绝缘高强度手机壳材料,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制备而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30份、钙锌盐2-8份、甲基丙二醇3-9份、甲基硅油1-6份、稳定剂1-4份、交联剂1-3份、蓖麻油2-6份、硅线石粉6-12份、聚丙烯5-15份、聚烯烃5-12份、石墨粉1-3份、抗菌剂1-4份、碳酸钙1-3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该塑料强度虽好,但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该塑料采用的原料可降低制备成本,同时保证塑料的强度,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废弃纤维进行混合,加入到反应釜中,随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22-26min,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0-20%冰醋酸、6-10%氯化钠反应15-25min,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3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5-35min,随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10-20min,过滤出滤液,再加入聚丙烯树脂,反应温度升为115-125℃,搅拌转速为125-135r/min,搅拌时间为15-25min,随后再加入秸秆纤维、改性高岭土尾矿,继续搅拌35-45min,得到混合物A;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混合物A、废弃贝壳粉,依次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将颗粒置于烘箱中干燥55-65℃,干燥4-6h,再送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即得本发明的降低成本强度可改善的塑料。
优选地,所述废弃聚苯乙烯泡沫为丢弃食品保鲜包装泡沫材料。
优选地,所述废弃纤维制备方法为将废弃回收的丙纶地毯,进行剪割,剪割长度为8-12mm。
优选地,所述秸秆纤维为废弃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中提取出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之景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2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