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1910.6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晁洁;邢益康;汪联辉;樊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dna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DNA单链自组装形成两种模块结构;S2,对两种模块结构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和定量;S3,引发链触发两种模块结构发生杂交链反应,以形成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S4,将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置于原子力显微镜下成像观察;S5,构建形成的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进行孵化,以形成固态的水凝胶。本发明为催化组装过程,是一种构建水凝胶的可控过程,反应过程首先利用引发链来触发两种模块结构之间的杂交,杂交链反应过程被触发后可以不断级联反应下去,最后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水凝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两种模块结构的浓度来控制水凝胶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NA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NA不仅是遗传物质的承担者,而且在纳米技术领域,DNA还是构建纳米结构的“建筑材料”。这主要基于DNA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且DNA分子的构象已经公之于世,所以人类可以根据预期目标设计并组装成一维、二维和三维DNA纳米结构。构建的纳米结构具有序列的可编程性和位点的可寻址性,例如DNA Tile结构和DNA Origami结构。DNA自组装也可以用来设计和构建DNA水凝胶。DNA水凝胶是DNA分子自组装形成的一种介于流体和固体之间的亲水材料,一般为宏观可见的水凝胶材料。DNA水凝胶是由许多序列互补的DNA链通过相互杂交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和其他材料形成的水凝胶相比,DNA水凝胶具有许多优势,如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以及具备多种可设计的刺激响应单元等,因此DNA水凝胶的设计和制备成为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焦点。
按照水凝胶形成的机理,可以将DNA水凝胶分为化学凝胶和物理凝胶两类。物理作用形成的DNA水凝胶借助DNA链之间的缠绕作用,由非化学键作为交联点,如氢键、范德华力;化学作用下的DNA水凝胶主要指的是通过DNA链末端的氨基共价连接,或者利用DNA连接酶将磷酸二酯键共价连接形成的三维凝胶。化学凝胶制备时间长、不能自我愈合,且聚合酶聚合过程易掺杂其他物质,影响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鉴于此,确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程可控、制备方法简单的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DNA单链自组装形成两种模块结构;
S2:对两种模块结构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和定量;
S3:引发链触发两种模块结构发生杂交链反应,以形成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
S4:将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置于原子力显微镜下成像观察;
S5:构建形成的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进行孵育,以形成固态的水凝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具体方法为:将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在23~27℃下孵育25~35h。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种模块结构分别由四条DNA单链自组装形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种模块结构均基于发夹结构形成,且可在横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杂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4具体为:将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的溶液滴在云母片上,静置吸附后利用氮气吹干,置于原子力显微镜气相条件下观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4中,取3~5μL三维网状的DNA纳米结构的溶液滴在云母片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云母片上静置吸附3~5min后,利用氮气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1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