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豆的嫁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74483.9 | 申请日: | 201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欣;廖红;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大豆 嫁接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大豆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萌发4、7和10天的幼苗,配合缓苗处理来提高大豆嫁接成苗率;其中萌发后4天砧木未保留子叶,在下胚轴处进行嫁接;而萌发后7或10天时,砧木保留子叶,且在子叶处进行嫁接;
所述萌发4天砧木未保留子叶的嫁接,具体为:将大豆砧木茎的上端纵向切成楔形劈口后,将具有楔形末端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并缠绕PARAFILM封口膜进行固定,使其愈合成苗;种子萌发第4天,子叶尚未分开,为了提高嫁接苗成活率,利用刀片将幼苗茎的两侧修成0.5-1 cm长的双面楔形接穗,同时在砧木切口中间垂直向下切0.5-1 cm长的伤口,双面楔形接穗对准砧木切口并使二者紧密贴合,立即用PARAFILM封口膜轻轻缠绕伤口固定,随后进行缓苗处理;
所述大豆萌发7或10天砧木保留子叶的嫁接,具体为:种子萌发生长至第7天或第10天时,植株已长出两片真叶;从子叶处分割植株接穗和砧木;其中,含有真叶部分的为接穗,砧木保留子叶;与第4天一致,接穗下端修成0.5-1 cm的双面楔形接穗,同时砧木在两子叶中间沿下胚轴方向垂直切下0.5-1 cm长的伤口,双面楔形接穗对准砧木伤口紧密贴合,立即用PARAFILM封口膜轻轻缠绕固定,随后将嫁接苗移入培养基质中并进行缓苗处理;
其中,种子萌发生长至10天时,为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将接穗截短至5-8 cm长度后再与砧木结合;
所述缓苗处理具体为:萌发4、7和10天的幼苗进行嫁接分别避光处理3、3和1天,并且利用透气的透明袋罩住嫁接苗保湿,每天早晚向透明袋内喷水各一次,生长一周后,停止喷水并去掉保湿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44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拟南芥的嫁接方法及其在恢复拟南芥突变体育性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芽接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