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70497.3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福;郭幸;郭燕平;王国超;王红忠;祁世青;敬军臣;张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车式 旋转装置 多层 动态煅烧炉 粉体材料 旋转支架 料斗 炉床 中轴 煅烧 位于炉体 出料口 加料口 最上层 旋转控制系统 炉体外部 倾斜排布 不均匀 通气口 引风口 最下层 煅烧炉 出料 翻倒 炉体 穿过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煅烧炉领域,解决了现有动态煅烧炉煅烧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装置炉体内设有多层水车式旋转装置,水车式旋转装置包括中轴、旋转支架和料斗炉床,旋转支架设在中轴上,料斗炉床设在旋转支架上,多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由上至下倾斜排布,中轴穿过炉体与炉体外部的旋转控制系统相连,引风口位于炉体顶部,辅助通气口位于炉体底部,加料口位于最上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的上方,出料口位于最下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的下方。其使用方法是:物料经加料口加入至最上层料斗炉床上最上,物料经过由上至下逐层静置煅烧和翻倒,最终由出料口出料。本发明可实现对粉体材料的高效均匀煅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煅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跨度式发展,新能源粉体材料特别是电池粉体材料的需求量出现了井喷式增加。煅烧技术是粉体材料行业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传统的静态煅烧技术上,开发新型的动态煅烧技术和装备成为了各类粉体新材料行业换代升级的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粉体材料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其煅烧过程中如何控制粉体的煅烧品质、形貌、粒度、产品反应均匀性、能耗等成为生产中制约粉体产品品质的关键。
现有的动态煅烧炉由于对物料翻动不足,导致煅烧不均匀、热能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动态煅烧炉煅烧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包括炉体、加料口、出料口、引风口和辅助通气口,加料口位于炉体顶部,出料口位于炉体底部,在炉体内设有多层水车式旋转装置,水车式旋转装置包括中轴、旋转支架和料斗炉床,旋转支架设在中轴上,料斗炉床设在旋转支架上,多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由上至下倾斜排布,在炉体外部设有旋转控制系统,中轴穿过炉体与旋转控制系统相连,引风口位于炉体顶部,辅助通气口位于炉体底部,加料口位于最上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的上方,出料口位于最下层水车式旋转装置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同一层水车式旋转装置中相邻的料斗炉床之间相互连接,无缝布置在中轴周围。当粉体物料从上一层料斗炉床倒入下一层炉床料斗时,可避免粉尘掉入料斗炉床之间的缝隙,减少物料损失,同时可最大化利用料斗炉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层料斗炉床设有4~6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水车式旋转装置设有8~10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炉体的炉壳内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上设有防腐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防腐层、中轴、旋转支架和料斗炉床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防腐层上沿多层水车式旋转装置设有电加热元件,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煅烧炉进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旋转控制系统包括变频电机、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链条,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主动齿轮与变频电机的传动轴相连,被动齿轮与中轴相连。可通过变频电机调节水车式旋转装置的旋转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材料的多层水车式动态煅烧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煅烧温度,将物料经加料口加入至最上层料斗炉床上,静置煅烧一定时间;
步骤二、通过旋转控制系统旋转最上层料斗炉床,将第一次烧结后的物料翻倒至第二层料斗炉床上,同时,通过加料口在第一层料斗炉床上加入新的物料;
步骤三、第二层料斗炉床上的物料静置煅烧一定时间后,旋转第二层料斗炉床,将第二次烧结后的物料翻倒至第三层料斗炉床上,同时旋转最上层料斗炉床并通过加料口加入新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70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