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4490.0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凯;章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绩溪县华宇防火滤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L63/00;C08L23/28;C08L5/00;C08K13/06;C08K9/00;C08K9/06;C08K9/04;C08K3/34;C08K3/04;C08K7/06;C08K3/22;C08K7/14;C08K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5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耐酸碱 玻璃纤维布 碱式碳酸镁 碳酸钙 改性助剂 耐酸碱性 微粉 环氧树脂 乙撑双硬脂酰胺 纳米二氧化硅 阿拉伯树胶 超细高岭土 硅烷偶联剂 玻璃纤维 氟碳树脂 缓冲作用 吸附作用 改质剂 均匀性 抗冲击 抗氧剂 硫酸钡 无机硅 消泡剂 重量份 耐腐 酸碱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玻璃纤维35‑45份、环氧树脂3‑7份、特种氟碳树脂6‑15份、硫酸钡0.5‑0.8份、耐酸碱改性助剂1‑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3份、超细高岭土8‑13份、抗冲击改质剂1‑3份、阿拉伯树胶粉0.7‑2.7份、硅烷偶联剂3‑5份、抗氧剂2‑5份、消泡剂3‑5份、耐磨微粉3‑5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本发明添加的耐磨微粉能有效的改善整体的耐腐、耐磨、强度等特性,同时添加耐酸碱改性助剂,利用多孔无机硅对碱式碳酸镁和碳酸钙的吸附作用以及碱式碳酸镁和碳酸钙对酸碱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玻璃纤维布耐酸碱性的均匀性和耐酸碱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保温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和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替代材料,在建筑、船舶、化工管道、汽车、航空、风力发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其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拓展,全球市场空间巨大。玻璃纤维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玻璃纤维材料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其不防水,雨天吸水后,自重增加,而且短期内水分难以挥发,潮湿的部分容易造成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玻璃纤维35-45份、环氧树脂3-7份、特种氟碳树脂6-15份、硫酸钡0.5-0.8份、耐酸碱改性助剂1-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3份、超细高岭土8-13份、抗冲击改质剂1-3份、阿拉伯树胶粉0.7-2.7份、硅烷偶联剂3-5份、抗氧剂2-5份、消泡剂3-5份、耐磨微粉3-5份、纳米二氧化硅1-3份。
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玻璃纤维35份、环氧树脂3份、特种氟碳树脂6份、硫酸钡0.5份、耐酸碱改性助剂1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份、超细高岭土8份、抗冲击改质剂1份、阿拉伯树胶粉0.7份、硅烷偶联剂3份、抗氧剂2份、消泡剂3份、耐磨微粉3份、纳米二氧化硅1份。
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玻璃纤维45份、环氧树脂7份、特种氟碳树脂15份、硫酸钡0.8份、耐酸碱改性助剂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份、超细高岭土13份、抗冲击改质剂3份、阿拉伯树胶粉2.7份、硅烷偶联剂5份、抗氧剂5份、消泡剂5份、耐磨微粉5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
一种耐磨耐酸碱玻璃纤维布,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玻璃纤维40份、环氧树脂5份、特种氟碳树脂10份、硫酸钡0.7份、耐酸碱改性助剂2.5份、乙撑双硬脂酰胺2份、超细高岭土11份、抗冲击改质剂2份、阿拉伯树胶粉1.7份、硅烷偶联剂4份、抗氧剂3.5份、消泡剂4份、耐磨微粉4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直径为15-18μm。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密度为2.5-2.8g/cm3。
所述抗冲击改质剂为氯化聚乙烯,且氯化聚乙烯中氯元素的含量为
24-28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绩溪县华宇防火滤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绩溪县华宇防火滤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4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用耐腐蚀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