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BD设备的运输车队油耗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3266.X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驰;孙善宝;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王守梅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车队 终端设备 加油量 油耗 车辆监控模块 车辆数据分析 网络通信模块 车辆行程 车辆油耗 剩余油量 实时读取 行程路线 有效监控 运输车辆 耗油 监控 盗油 运营 分析 发现 | ||
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OBD设备的运输车队油耗监控方法,在运输车辆上安装OBD终端设备,并在OBD终端设备集成GPS定位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OBD终端设备实时读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剩余油量信息,发送到车辆监控模块。车辆监控模块根据车辆数据分析车辆行程轨迹、车辆油耗趋势,进一步分析出车辆平均油耗、每次加油量和异常耗油情况。通过对比驾驶员实际上报的行程和加油量,从而及时发现谎报加油量、盗油、私自改变行程路线等情况,运输车队运营得到有效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队油耗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OBD设备的运输车队油耗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这个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有可能引起排放超标的情况,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灯(MIL)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亮,同时OBD系统会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标准的诊断仪器和诊断接口可以以故障码的形式读取相关信息。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其中,OBD-Ⅱ系统具有数值分析资料传输功能(DATA LINK CONNECTOR,简称DLC)。统一各车种相同故障代码及意义。具有行车记录器功能。具有重新显示记忆故障码功能。具有可由仪器直接清除故障码功能。
而更高级的OBD-Ⅲ系统会分别进入发动机、变速箱、ABS等系统ECU(电脑)中去读取故障码和其它相关数据,并利用小型车载通讯系统,例如GPS导航系统或无线通信方式将车辆的身份代码、故障码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通告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该车辆排放问题的等级对其发出指令,包括去哪里维修的建议,解决排放问题的时限等,还可对超出时限的违规者的车辆发出禁行指令。
随着OBD设备功能的逐渐强大,将OBD设备应用到车辆的油耗管理中。现有的一种基于OBD车辆状态信息的汽油车实时油耗计算方法(申请号:201710391968.5 )公开了一种基于OBD车辆状态信息的汽油车实时油耗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汽油车发动机理论,计算瞬时燃油消耗量;根据车辆工况及发动机燃烧状态,判断空气燃料混合气的浓度,通过调整燃油修正因数,调整实时空气燃料混合气的浓度;通过调整长时燃油修正系数,确定混合气长期处于过浓或过稀状态时值;根据OBD-II协议,通过计算发动机负载率,对实时进气量进行标定;针对OBD协议的适配性问题,采用相应计算方法;对OBD采集数据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虽然对车辆的油耗监测和故障诊断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车队运输行业,普遍存在车辆运输耗油高、私自改变运输行程、驾驶员盗油以及谎报加油量等问题,不利于车辆运输企业对车队进行监管,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因此,需要形成一种有效监控方法,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车辆的行程路线、路线耗油量、车辆的加油量,并与驾驶员上报的加油量进行匹配,及时发现车辆非正常耗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为了解决车队私改行程路线以及更好的对油耗进行监控的问题,提供一种OBD设备的运输车队油耗监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OBD设备的运输车队油耗监控系统,包括OBD模块、GPS定位模块、网络传输模块、车辆监控模块;
OBD模块基于OBD-II标准协议,连接在车辆的OBD接口,读取出ECU数据信息;OBD模块用于采集车辆数据;
GPS定位模块集成在OBD模块中,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网络传输模块,用于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各模块之间的网络通信;
车辆监控模块,用于远程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OBD模块基于TCP协议连接到车辆监控模块,OBD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车辆监控模块中,车辆监控模块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3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