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1746.2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罗世辉;王双;韩睿;毛玲玲;费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周顺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列车 风道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用于支撑风道;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和第四送风道;第二送风道上设置矩形唇口,矩形唇口与车体连接。本发明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整个风道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制作、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
风道布置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空调机组使用端部送风底部回风和端部送风端部回风的方式,因此相应的风道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布置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送风的距离都偏长,客室乘客的感觉效果都不够好。
风道材质方面:采用铝合金材质的矩管型管路布置设计,该结构风道重量较重;采用模具成型定制的风道,该结构模具成本投入较高。
安装方面:采用风道与内饰顶板架梁直接安装,会造成风道对内饰的负载大,造成内饰结构和强度要求高;采用风道与车顶直接装配,会造成风道与车体连接面积小,受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了风道送风路径长、重量大,模具成本投入大、送风均匀、风道安装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
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
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用于支撑风道;
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和第四送风道;
第二送风道上设置矩形唇口,矩形唇口与车体连接;
第一吊臂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与车体或车顶固定,第二连板连接第一横梁和风道;
第二吊臂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第二横梁固定,第一连接件连接车体或车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横梁。两侧的第一送风道上分别设置两个送风口。
作为优选方式,第四送风道与司机室之间设置有软风道,软风道与第四送风道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矩形唇口与车体采用插入式安装,唇口外围贴上保温密封棉,保证从空调送过来的风和从客室吸回来的风全部进入风道。
作为优选方式,送风道呈“回”形,其中第四送风道为Y形或U形,两个第四送风道之间设置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方式,回风道布置在左右两个送风道中间,紧对在空调机组回风口下端。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板包括U形部和加强板,U形部与车顶或车体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U形部与横梁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第二连板为L型板,第二连板一侧连接风道,另一侧连接第一横梁。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件包括U形件和侧板,U形件一端连接第二横梁,另一端连接车体或车顶;U形件的侧面设置侧板用以加强;
第二连接件为L形板,L形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横梁,L形板的另一端连接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