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61625.8 申请日: 2018-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9053781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刘志博;李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7F5/02 分类号: C07F5/02;A61K31/69;A61K51/04;A61K41/00;A61P35/00;C07B59/00;A61K101/00;A61K101/02
代理公司: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代理人: 佟林松
地址: 1008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携带剂 三氟化硼 肿瘤诊疗 酪氨酸 可用 成像诊断 一体化 恶性肿瘤 羧基 治疗 放射性 替换 癌症 诊断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所述硼携带剂是在酪氨酸基础上以三氟化硼基团替换羧基获得的酪氨酸三氟化硼(FBY)。FBY可用于BNCT,治疗恶性肿瘤;经放射性18F标记的FBY还可用于PET成像诊断。18F‑FBY可同时实现癌症的成像诊断和精准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诊断和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瘤PET成像诊断和/或BNCT精准治疗的试剂,特别涉及一种衍生自酪氨酸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

背景技术

肿瘤现在依然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将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子影像技术结合了分子探针和医学影像技术,能对活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是一种依托于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分子影像技术。PET技术的基础是正电子湮灭所发出的成对光子的检测。从11C,18F等正电子衰变的同位素中发射出来的带正电子,很快与周围广泛分布的带负电子碰撞发生湮灭,并将能量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的能量为511keV的光子。两个光子被仪器相对的两个探头同时检测到,表明两个探头连线上发生了一次湮灭。这样,PET就能够对体内放射性的分布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量。再经过计算机重建,即可获得三维的人体PET图像。目前PET成像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探针为18F-FDG,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方面有明显的临床价值,与CT和MRI相比诊断准确性更高,然而在部分肿瘤或特定肿瘤状态下18F-FDG PET/CT仍存在相对较低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尽管如此目前仍没有其他显像剂能动摇18F-FDG的地位(黄钢等,中华核医学杂质,第27卷第3期,第129页)。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二元靶向放射精准医疗技术。先给患者施用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富集的硼携带剂药物,再对病患进行热中子或者超热中子的照射。其原理是将强靶向性的含硼药物施于病患并在癌细胞中产生富集,10B对于热中子的捕获截面相对于人体组成的正常元素而言非常高,利用热中子与10B原子的俘获反应,使其产生的高能α粒子和Li粒子的能量仅作用于约10μm的癌细胞内,对细胞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其不能修复而凋亡。使用该疗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可在杀灭肿瘤组织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患部周围正常组织及功能,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与生存时期。4-硼酸-L-苯丙氨酸(4-L-boronophenylalanine,BPA)是FDA批准的临床最常用的应用于BNCT的硼携带剂药物。尽管基于BPA成功涉及合成了多种硼携带剂,但综合肿瘤靶向性、毒性、治疗效果等具有临床价值的BNCT试剂极为罕见。

在PET成像的基础上结合治疗组件,实现肿瘤成像与治疗一体化是技术发展的方向。2-氟-4-硼酸-L-苯丙氨酸(2-fluoro-4-L-boronophenylalanine,FBPA)是苯环上2号位氟原子取代的BPA。这个氟原子可以是放射性的18F,此时该分子可以作为PET探针,以模拟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18F]-FBPA为探针的PET影像技术现在已经应用于BNCT的疗前诊断,帮助了解BPA在病患体内的动态分布信息(Ishiwata K,et al.Melanoma Research,1992.PMID:1450671),然而,FBPA和BPA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探针剂量的FBPA不能代表治疗剂量的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FBPA-PET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发展一种全新的能够实现诊疗一体化药物分子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8F-FDG PET/CT成像假阳性和假阴性误诊率高、BNCT治疗剂效果不佳、诊疗一体化技术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PET成像诊断和BNCT治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1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