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德地图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0524.9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丁志勇;朱文博;喻琳;杨静;高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图 交通 行业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公开了高德地图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获取高德及行业数据;步骤二:对行业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步骤三:将行业桩号转换为经纬度;步骤四:对设施进行分类,包括桥梁、隧道、收费站、互通立交、服务区;步骤五:依次选取高德每个设施;步骤六:查找同一条路线上最近的行业设施;步骤七:判断同一条路线最近设施是否超过500米,超过执行步骤八,未超过执行步骤九;步骤八:通知行业单位补充基础数据;步骤九:将查询的结果与高德选中设施进行关联。本发明主要实现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德设施数据与行业设施数据融合的系统设计方法,本发明属于高德数据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抓住“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机遇,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在高速公路增量扩面、国省干线提等升级、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需要通过“一张图”掌握全省路网运行情况。由于互联网POI点名称与行业命名方式不一致,传统“一张图”的做法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通过行业年报数据制作地图数据;第二种为将行业数据在互联网地图上展示。第一种方式优点为行业数据专业,设施属性齐全,缺点为更新不及时,一般一年一次,用户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地图,使用行业地图操作不方便;第二种优点为使用互联网地图复核用户使用习惯,缺点为互联网地图数据与行业数据仍为两套数据,无法有效关联,部分位置不准确。利用高德地图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应用是一种解决途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德地图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的方法,解决传统“一张图”更新不及时、操作不方便、位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高德地图与交通行业数据融合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高德及行业数据,包括高德的POI点数据、路网拓扑数据,以及行业内设施属性数据;
步骤二:对行业异常数据进行处理,主要针对行业数据,包括缺失路线、桩号的设施数据;
步骤三:将行业桩号转换为经纬度,根据采集的公里桩数据及高德拓扑数据,通过三角函数,将桩号转换为经纬度;
步骤四:对设施进行分类,包括桥梁、隧道、收费站、互通立交、服务区,每类设备分开计算;
步骤五:依次选取高德每个设施,通过POI点分类,分别选择桥梁、隧道、收费站、互通立交、服务区;
步骤六:查找同一条路线上最近的行业设施,通过空间算法,找到同一条路线最近的设施;
步骤七:判断同一条路线最近设施是否超过500米,超过执行步骤八,未超过执行步骤九;
步骤八:通知行业单位补充基础数据;
步骤九:将查询的结果与高德选中设施进行关联。
优选的,建立POI点数据表,用于存放高德兴趣点数据;建立路网拓扑表,用于存放高德路网拓扑数据;建立公里桩表,用于存放行业管理所需桩号信息;建立桥梁表,用于存放桥梁基础信息;建立隧道表,用于存放隧道基础信息;建立收费站表,用于存放收费站基础信息;建立互通立交表,用于存放互通立交基础信息;建立服务区表,用于存放服务区基础信息;建立高德数据与行业数据关联表,用于存放高德数据与行业数据的关联信息。
优选的,所述POI点数据表的属性包括:POI点名称、POI点编码、路线编码、POI类型、POI点经度、POI点纬度,所述POI点数据表通过POI类型与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数据表进行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大学,未经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的车载导航系统
- 下一篇:最短路径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