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59754.3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孔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线 连接器 传输芯线 金属条 通孔 引脚 内绝缘层 屏蔽线层 地线 信号传输技术 抗干扰能力 对齐排列 连接效率 外绝缘层 接地 信号线 省略 插装 去除 铜爪 | ||
1.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该同轴线包括传输芯线、套设于所述传输芯线上的内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内绝缘层上的屏蔽线层和套设于所述屏蔽线层上的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多根长度相同的同轴线对齐排列,多根所述同轴线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线和用于接地的地线;
S2、于各所述同轴线的同一位置,通过切割机割掉各所述同轴线的所述外绝缘层并露出所述屏蔽线层;
S3、将S2步骤中的各所述同轴线露出的所述屏蔽线层剥开并露出所述内绝缘层;
S4、将S3步骤中的各所述同轴线露出的所述内绝缘层去除并露出所述传输芯线;
S5、在金属条上且对应于连接器的各引脚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供各所述传输芯线分别穿过的通孔;
S6、将各所述同轴线于所述传输芯线的一端插入对应所述通孔中,将各所述同轴线剥开的所述屏蔽线层焊接于所述金属条上;
S7、各所述同轴线的所述传输芯线与对应所述引脚连接,所述连接器上的多个金属接触点分别与所述金属条连接,所述金属条设于所述连接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5步骤中,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金属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于该金属条上,两个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mm-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6步骤中,各所述信号线的端部与各所述地线的端部分别伸出所述金属条靠近所述引脚的一面,各所述信号线的端部和各所述地线的端部伸出所述金属条靠近所述引脚的一面的长度H相等,且所述长度H的范围为10mm-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7步骤中,各所述传输芯线与对应所述引脚之间为焊接或铆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7步骤中,所述金属条为由铜材料制成的长条状,所述金属条分别与各所述金属接触点焊接或热压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S2步骤中,所述切割机为激光切割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芯线为多芯线组成的传输铜导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层为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圆筒状构型,所述内绝缘层的内周面与所述传输芯线的外周面贴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层为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圆筒状构型,所述屏蔽线层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绝缘层的外周面贴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为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圆筒状构型,所述外绝缘层的内周面与所述屏蔽线层的外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97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