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值型相对延时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56437.6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旭;曾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K5/133 | 分类号: | H03K5/1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值 相对 延时 调节器 | ||
1.一种差值型相对延时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和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其中:
(1)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由一个输入相位控制器(101)、一个传输延时调节器(103)和一个输出相位控制器(102)依次级联而成;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由一个输入相位控制器(201)、一个传输延时调节器(203)和一个输出相位控制器(202)依次级联而成;两个延时调节通道(100和200)结构相同:
(2)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和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具有相同的输入待延时信号(CLK0),分别产生第一输出延时信号(CLK1)和第二输出延时信号(CLK2);
(3)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中的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101和102)的相位选择端(C)都与第一相位控制位(PC1)相连,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中的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201和202)的相位选择端(C)都与第二相位控制位(PC2)相连;第一相位控制位(PC1)和第二相位控制位(PC2)逻辑值相反;
(4)两个延时调节通道(100和200)中的传输延时调节器(103和203),其延时调节端(TN:1)都连接到相同的延时调节码(DCN:1);延时调节码(DCN:1)对传输延时调节器(103和203)上升沿的传输延时调节粒度为DR,下降沿的传输延时调节粒度为D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值型相对延时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位控制器(101,或102,或201,或202)在相位选择端(C)的控制下,将其输入端(I)信号同相传输或反相传输到其输出端(O);上述相位控制位(PC1或PC2)通过控制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101和102,或201和202)将其所在的延时调节通道(100或200)配置为两种工作模式:
(1)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中,当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101和102)均为同相传输时,其所在的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工作于同相延时模式;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中,当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201和202)均为同相传输时,其所在的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工作于同相延时模式;
(2)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中,当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101和102)均为反相传输时,其所在的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工作于反相延时模式;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中,当一对输入输出相位控制器(201和202)均为反相传输时,其所在的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工作于反相延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值型相对延时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相位控制位(PC1)和第二相位控制位(PC2)具有相反的逻辑状态,将两个延时调节通道(100和200)配置成不同的工作模式:
(1)当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和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分别工作于同相延时模式和反相延时模式时,第一输出延时信号(CLK1)相对于第二输出延时信号(CLK2),其上升沿的相对延时调节粒度(dR)和下降沿的相对延时调节粒度(dF)满足关系式1:
关系式1:;
(2)当第一延时调节通道(100)和第二延时调节通道(200)分别工作于反相延时模式和同相延时模式时,第一输出延时信号(CLK1)相对于第二输出延时信号(CLK2),其上升沿的相对延时调节粒度(dR)和下降沿的相对延时调节粒度(dF)满足关系式2:
关系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脉宽脉冲输出电路
- 下一篇:一种模拟开关电路及其开关控制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