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4248.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荣;陈林;王化明;樊灵美;杨永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F16M7/00;B63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平台 旋转轴 弹簧机构 支撑架 抱臂 压托 升降移动轮 吊装托架 支撑装置 自动锁紧 船舶 底座上表面 底座内部 固定相连 活动相连 受压变形 位置偏差 移动方便 上表面 下表面 托架 底座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移动轮、支撑平台、弹簧机构、压托、旋转轴A、支撑架、旋转轴B及抱臂,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升降移动轮,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弹簧机构,弹簧机构顶端与压托底部固定相连,压托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A与抱臂活动相连,支撑平台两侧分别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通过旋转轴B与抱臂下表面相连,该发明结构合理,托架可自动回到正确的位置,不会因为位置偏差导致受压变形,使用灵活,移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吊装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托架因起梁的作用所以也叫托架梁。支承中间屋架的桁架称为托架,托架一般采用平行弦桁架,其腹杆采用带竖杆的人字形体系。
专利CN201720935803.5公开了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涉及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横梁上端面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斜支撑,斜支撑底部设有卡槽,横梁的前后端面均设有锁紧器,锁紧器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横梁连接,锁紧器相对于转动轴转动,托架横梁的滑动轨道上放置斜支撑,利用船舶重力,斜支撑沿着轨道向外滑动,船舶龙骨落在横梁前触动锁紧器,锁紧器两端对船舶进行锁紧,实现对船舶的自动锁紧支撑。
专利CN201320066641.8涉及船舶托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力可调船舶托架。它包括若干个活动托架体,活动托架体主要由支撑架、高度调节套筒、高度调节螺杆、转动板和支撑板,高度调节套筒的内套孔紧密嵌套有轴承,轴承的轴承孔紧密嵌套着支撑架的支架顶端;高度调节套筒的内螺纹孔与高度调节螺杆相螺纹连接;高度调节螺杆的螺杆顶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转动底板的底面上,转动板的转动耳环板与支撑板的支撑耳环板相铰接,高度调节套筒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手柄。在使用本发明时,极大地减小船体长时间在托架上发生形变的可能;也实现了活动托架体的重复利用,便于生产施工,从而减少成本。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在使用船舶吊装托架时,需要将托架提前安装到预定位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如果偏差位置较大,需要重新吊起托架,再进行固定位置,如果偏差位置较小,直接将船放置在托架上,可能会将偏差的托架压变形,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在放置托架时,可以通过升降移动轮将整体移动到预定位置,当船舶底部放置且压在压托上时,通过杠杆原理,抱臂将自动抱紧船体,且如果托架有偏差,由于托架时可以移动的,托架会受船壁的力,自动回到正确的位置,不会因为位置偏差导致受压变形,随后将升降移动轮通过伸缩机收缩,轮胎离开地面,使底座固定支撑在地面上,使用灵活,移动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移动轮、支撑平台、弹簧机构、压托、旋转轴A、支撑架、旋转轴B及抱臂,所述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升降移动轮,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顶端与压托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压托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A与抱臂活动相连,所述支撑平台两侧分别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旋转轴B与抱臂下表面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4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元化清洁能源智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脑主机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