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控温控压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1222.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盛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解敬文;施艳荣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温控 化成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控温控压化成方法,其中包括:
1)、将注入电解液后的锂离子电池置于密封化成装置中,抽真空,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为0.04-0.06MPa,静置0.3-1h;继续抽真空,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为0.001-0.01MPa,静置0.3-1h;所述电解液包括0.6-0.8M的LiPF6,以及0.4-0.6M的LiBOB;以及质量分数为2-4%的亚硫酸乙烯酯和1-2%的联苯;
2)、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温度降低至8-12℃,同时通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所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8%,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1MPa;
3)、采用0.01-0.02C的电流将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压调整至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为2.65-2.7V;静置0.1-0.2h;
4)、通入所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3-0.5MPa;
5)、采用0.02-0.05C的电流恒流充电,充电至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3.0-3.2V;静置0.2-0.5h;
6)、抽真空,以0.05-0.1MPa/min的速度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1MPa;
7)、在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以0.02-0.05C的电流恒流充放电循环若干次,静置0.2-0.5h,以0.01-0.02MPa/min的速度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04-0.06MPa,再以0.02-0.05C的电流恒流在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循环若干次;
8)、通入所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3-0.5MPa;
9)、以0.1-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3.9-4.1V;
10)、抽真空,以0.05-0.1MPa/min的速度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1MPa;
11)、以0.1-0.2C的电流脉冲充电至第四电压,所述第四电压为4.2-4.25V;
12)、以第四电压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低于0.01C;
13)、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温度升高至25-35℃,在所述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之间,采用0.1-0.2C的电流进行充放电循环若干次,然后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温度继续升高至40-45℃,在所述第三电压和第四电压之间,采用0.1-0.2C的电流进行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14)、抽真空,以0.01-0.02MPa/min的速度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04-0.06MPa,静置0.2-0.5h;
15)、通入所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1MPa;
16)、以0.1-0.2C的电流在第一电压和第四电压之间充放电循环若干次,然后以0.5-1C的电流在第一电压和第四电压之间充放电循环若干次;
17)、抽真空,以0.01-0.02MPa/min的速度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001-0.01MPa,静置0.2-0.5h;通入所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惰性气体,将所述密封化成装置内的气压调整至0.1MPa,密封注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解液中包括体积分数为65%的环状碳酸酯以及作为余量的链状碳酸酯的非水溶剂。
3.如上述权利要求的2所述的方法,所述若干次为3次以上。
4.如上述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氦气,氩气。
5.如上述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0.8Mn0.1Co0.1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未经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2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检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叠片电芯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