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制动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6602.X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5/00 | 分类号: | B60T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余胜茂;杨晓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制动器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器冷却系统,包括控制器、电磁离合器、供气装置、冷却装置、第一电磁阀、制动器和温度传感器,供气装置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供气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冷却装置的输入端连通,制动器的内部设有喷嘴和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与喷嘴连通;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磁离合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采用气动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的一体化自动检测和控制结构,能自动和及时地对制动器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在制动器内安装喷嘴,使得冷却装置的冷却空气能直接地对制动器的内部进行冷却,冷却速度快,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多样化和稳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是指一种车辆制动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刹车时,车辆的制动器会承受巨大的制动负荷,制动器容易过热,造成热衰退现象而导致刹车性能的极剧下降,进而大大降低了制动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特别是在长坡路面汽车进行下坡制动的情况。现有方案一般采用在制动器的外表面且冷水对制动器进行冷却降温。但是这种水冷的结构需在汽车上设置一个体积较大的水箱,冷却水箱重量大,并且水冷无法对整个制动器均匀冷却,会造成制动器产生热应力的情况,容易产生制动器金属裂纹和疲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汽车上需设置一个体积较大的水箱,冷却水箱重量大,并且水冷无法对整个制动器均匀冷却,会造成制动器产生热应力的情况而容易产生制动器金属裂纹和疲劳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控制、功能多样化和稳定可靠的车辆制动器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车辆制动器冷却系统,包括控制器、电磁离合器、供气装置、冷却装置、第一电磁阀、制动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供气装置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冷却装置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制动器的内部设有喷嘴和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与喷嘴连通而对制动器进行冷却;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而对制动器的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所述电磁离合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压缩机和气罐,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气罐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涡流管的冷端输出口与喷嘴连通,所述涡流管的热端输出口与外界空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与制动踏板信号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制动踏板信号持续时间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离合器闭合而控制发动机驱动供气装置开始工作;当控制器检测到制动踏板信号持续时间达到第二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工作而将供气装置与冷却装置连通;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第二设定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与加速踏板信号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信号持续时间达到第三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离合器分离而控制供气装置停止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涡流管的热端输出口上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第二电磁阀的输入口与涡流管的热端连通,第二电磁阀的一个输出口与汽车的空调风道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个输出口与第三电磁阀的输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个输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个输出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上连接有第二开关按键,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二开关按键闭合时,控制器控制涡流管的热端输出口与汽车的空调风道连通。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与汽车ECU电连接,在汽车的进气通道的压力低于第四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工作而控制涡流管的热端输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6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