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政和白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2765.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小琴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制备工艺 烘干 提香 萎凋 茶叶 采摘 加工技术领域 交替时间间隔 白茶茶叶 茶叶干燥 烘干处理 密封放置 批量制备 含水率 温度差 热风 陈放 可用 均衡 | ||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政和白茶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采摘政和白茶茶叶;萎凋,对茶叶进行温度差为25‑50℃的高、低温交替萎凋处理,高、低温交替时间间隔为8‑12h,高温温度为35‑50℃,且湿度不超过50%;低温温度不超过10℃,且湿度不超过70%;提香,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提香;烘干,对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冷、热风交替烘干处理,并烘干至含水率8%以下;陈放,将烘干后的茶叶干燥、密封放置。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可用于批量制备政和白茶,制得的成品白茶品质均衡且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政和白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传统白茶在自然条件下,经萎凋、低温干燥而成。在保存中,多酚氧化酶和其他各种酶类还会持续不断起作用,把白茶中的茶多酚、茶氨酸、茶碱、酯类、糖类等物质转化为芳香类物质、茶黄素、茶褐素等,使白茶滋味与汤色不断出现变化,也使白茶更耐泡。
但传统白茶加工存在以下缺陷:整个工艺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工艺难度很大,除了天气、环境、温湿度、等影响因素外,还非常依赖师傅的手艺,容易造成传统手工艺失传;在萎凋工序,政和白茶采用自然萎凋,在干燥工序采用自然阴干,阴干需要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这与政和地区产茶时节的天气以及当地的廊桥等文化相呼应。实际上也是依赖环境的,如果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也会影响茶品的质量。由于上述种种缺陷,导致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批量制备政和白茶,制得的成品白茶品质均衡且优良的政和白茶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政和白茶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政和白茶茶叶;
(2)萎凋,对茶叶进行温度差为25-50℃的高、低温交替萎凋处理,高、低温交替时间间隔为8-12h,高温温度为35-50℃,且湿度不超过50%;低温温度不超过10℃,且湿度不超过70%;
(3)提香,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提香;
(4)烘干,对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冷、热风交替烘干处理,并烘干至含水率8%以下;
(5)陈放,将烘干后的茶叶干燥、密封放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热风烘干时,温度不超过80℃,相对湿度不超过50%。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存放温度不超过2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萎凋参数为:堆叶厚度10-15cm,通风量5.5-6.5m3/s,风压3-5kPa,萎凋24-48h,失水26-30%。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冷、热风交替时间间隔为15-20min,热风温度为55-75℃,通风量为1-1.5m3/s;冷风温度为15-25℃,通风量为0.5-1m3/s。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用以进行高、低温交替萎凋处理的萎凋装置包括采用内部设有干燥层的通风槽和设置于所述通风槽的入风口的空气干燥箱。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采用滚筒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所述滚筒提香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的卧式滚筒,所述卧式滚筒与底座之间成15°-30°角。
优选地,使用所述滚筒提香机提香的转速为50-80rpm。
优选地,所述滚筒提香机的卧式滚筒内壁设有螺旋状的茶叶导出滑道。
优选地,所述卧式滚筒通过锥形套设置于底座,所述锥形套的外径沿卧式滚筒内茶叶输出方向递增,所述锥形套与卧式滚筒之间设有用以容置导热油的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小琴,未经赖小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2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福鼎白茶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茶叶压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