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循环供电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7368.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举;李国保;李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天举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H02K9/19;H02K13/00;H02K13/10;H02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转换开关 电动控制器 驱动 电池组 欠压保护系统 稳压控制电源 充电 充电系统 稳压电源 循环供电 转换开关 机组 车用 汽车供电系统 再生 电动车 回收 行驶 | ||
本发明涉及汽车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车用循环供电充电系统,括电池组、机组、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稳压电源、电动控制器、再生回收转换开关、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和过压过流欠压保护系统,所述过压过流欠压保护系统与电池组和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相连,所述稳压电源与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和电动控制器相连,所述再生回收转换开关与电动控制器和机组,所述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与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和机组相连,以解决现有电动车持续行驶的公里数不长和充电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车用循环供电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环保车型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使用电动车减少汽车的排放,进而减少空气污染,而现有的电动车的续行公里数短,并且电动车还存在充电供电不方便的问题,电动车的充电都需要充电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用循环供电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电动车持续行驶的公里数不长和充电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循环供电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组、机组、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稳压电源、电动控制器、再生回收转换开关、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和过压过流欠压保护系统,所述过压过流欠压保护系统与电池组和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相连,所述稳压电源与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和电动控制器相连,所述再生回收转换开关与电动控制器和机组,所述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与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和机组相连。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供电接口、供电升压驱动电源和充电过压保护系统,所述充电过压保护系统与机组、供电接口和供电升压驱动电源相连,所述供电升压驱动电源与稳压电源和供电接口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快慢充模式充电器、快慢充转换调节器和市电插座,所述快慢充模式充电器与快慢充转换调节器和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相连,所述快慢充转换调节器与市电插座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机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侧壁中空设有空腔,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有磁铁定子,所述机壳内转动连接设有电枢,所述电枢设置于磁铁定子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电枢的两端均设有换向器;所述换向器上均设有电刷;环绕所述电枢的外壁开设有16-300个嵌线槽,所述嵌线槽内交错嵌入有发电机线匝和电动机线匝;所述发电机线匝和电动机线匝分别与两换向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机壳的两端均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轴承,所述电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位于机壳侧壁的中段,机壳侧壁的其余位置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窗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机壳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由电池组通过驱动与充电转换开关与稳压电源及电动控制器接通,对机组电动系统进行驱动调速控制,在工作时,稳压电源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对机组的电动系统达到定压供电要求,如果电池组电压下降到所规定的欠压值,此时过压过流欠压保护系统进行工作,其中的欠压保护系统自动切断供电,对电池组实施安全保护;而在车辆减速滑行时,电池组通过再生回收转换开关停止向机组供电,机组自身的发电系统即刻通过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向电池组补偿电能,电能回收率可达95%以上,机组自身的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压必须通过充电升稳压控制电源,已达到对电池组快速充电的电压值要求;并且在车辆减速滑行时,电池组停止向机组供电,这时机组自身的电动系统转换为发电功能,与机组本身的发电系统串联在一起,同时为电池组补偿电能,电动系统与发电系统串联,并联前端线路上设有两个截止模块进行控制,以免机组的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向电动系统产生回流;以此达到增加车辆的续行公里效果,并且还不需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天举,未经李天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动旅行箱的移动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下坡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