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6999.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聂仁仕;李边生;王勇;王东旭;卢聪;范传雷;王志超;邓祺;王守峰;欧进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压 多层 油气藏 物性 裂缝 特性 参数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选取分层压裂多层合采井为目标井,并在井底设置电子压力;
步骤S20、然后对目标井进行关井操作,并进行压力恢复测试;
步骤S30、在关井时间达到预设的关井时间Δt后,取出电子压力计,结束试井测试;
步骤S40、收集并整理目标井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获得测试井的基本信息;
步骤S50、对生产井的合采产量q进行劈分,以计算各小层的权重系数Wi和劈分产量qi:
步骤S60、读取电子压力计数据,绘制现代试井解释压力与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
步骤S70、按照第1层到第N层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各小层开展试井拟合解释,并得到各小层解释结果:
步骤S80、对多层合采压恢数据当成单层生产情况进行试井拟合解释,得到单层解释结果:
步骤S90、对步骤S70中得到的各小层解释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对比单层解释结果的效果:
步骤S100、对比步骤S80的单层解释结果和步骤S90中加权平均的结果,求取解释结果之间的绝对差值和相对差值,当相对差值在误差范围内,则各小层解释结果准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小层解释结果、单层解释结果均包括储层物性参数、人工裂缝特性参数、井筒储集系数C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501、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解释结果,记录层段数N及各小层储层厚度hi;
步骤S502、根据现场分层压裂施工作业资料,记录各小层施工时的各小层加砂量Qsi;
步骤S503、根据各小层有效厚度hi和各小层加砂量Qsi的乘积确定劈分产量所需各小层的权重系数Wi:
式中:hi为各小层有效厚度,其单位为m;Qsi为各小层加砂量,其单位为m3;Wi为权重系数;N为目标井的层数;
步骤S504、根据各小层权重系数Wi计算各小层劈分产量qi:
qi=Wiq
式中:qi为各小层劈分产量,其单位为m3/d;q为合采产量,其单位为m3/d;Wi为权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层压裂多层合采油气藏储层物性及裂缝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701、第1层开展试井解释,以获取第1层的储层物性及人工裂缝特性参数:
步骤S702、将准备好的第1层储层厚度h1、孔隙度φ1、产量q1数据输入试井解释软件;
步骤S703、选取压裂井试井解释模型对实测的压力与压力导数双对数曲线进行试井拟合解释;
步骤S704、得到第1层的解释结果,其包括第1层的渗透率k、表皮S、裂缝表皮Sf、裂缝半长Xf、导流能力FCD、井筒储集系数Cs;
步骤S705、利用第i层储层厚度hi、孔隙度φi、产量qi,按上述步骤对第i层开展试井解释,得到第i层的解释结果;
步骤S706、利用第N层基础数据,同样按照上述步骤对第N层开展试井解释,输出第N层的解释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