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6609.3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泉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45/26;B29C6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骨架 注塑机构 料带 品检 连续生产系统 供料机构 控制系统 生产系统 切除 自动化生产 注塑 分类收集 配合设置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不良品 垂直的 检测 良品 自动化 | ||
1.一种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和纵向,所述生产系统包括沿横向依次分布且依次对接的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所述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供料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品检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供料机构用于向所述注塑机构供应搭载在料带上的批量端子,所述注塑机构用于向搭载在料带上的端子注塑胶体并形成所述线圈骨架,所述品检机构用于对的搭载在料带上的线圈骨架进行检测,且,在检测后将所述线圈骨架从料带上切除并对切除的线圈骨架进行良品和不良品的分类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品检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用于检测所述线圈骨架为良品或不良品的检测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用于将批量的所述线圈骨架依次的从所述料带上冲切下来的冲切机构、用于接收所述冲切机构冲切下来的线圈骨架的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包括用于接收良品的第一接收盒和用于接收不良品的第二接收盒;所述品检机构具有用于所述检测机构检测的检测工位和用于所述冲切机构冲切的冲切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处的线圈骨架被检测后跟随料带运动至所述冲切工位进行冲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机构具有位于冲切工位下方的落料口,所述第一接收盒和第二接收盒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相对所述支撑框架沿纵向能够滑动的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驱动所述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导料管和第二导料管用于将从所述落料口落下的良品和不良品分别导入至所述第一接收盒和第二接收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模具,所述冲切模包括位于上方且内部嵌设有冲头的上模和位于下方且内部嵌设有镶件的下模、驱动所述上模沿上下方向做冲切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品检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将已切除线圈骨架的料带进行切割后回收的切割回收机构;所述切割回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模上的上切刀、嵌设于所述下模上的下切刀以及用于将上切刀和下切刀剪切后的料带导向回收的废料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品检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检测机构和冲切机构之间的用于拉动所述料带运动的第一拉料机构,所述料带的两侧沿横向依次均匀排布有多个拉料孔,所述第一拉料机构包括位于两侧能够沿横向移动的第一拉料钉、驱动所述第一拉料钉沿上下方向运动和沿横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模具、为所述注塑模具提供支撑的压合机台,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相对所述定模能够开合的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分别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分别嵌设在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内的定模仁和动模仁,所述定模仁和动模仁上分别形成有沿横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型腔和多个第二型腔,多个所述第一型腔和多个所述第二型腔分别对应且配合设置,所述注塑模具有用于料带进入的入口和用于料带移出的出口,当所述动模向下运动并与所述定模压合,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料带的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骨架的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的两侧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凸条块,多个所述第一型腔位于两侧的第一凸条块之间,所述动模仁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凸起板、位于所述凸起板两侧的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凸条块,多个所述第二型腔的位于所述凸起板上,当所述动模与定模压合,所述凸起板卡设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凸条块之间,两侧的所述第二凸条块分别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一凸条块的外侧并相卡接;两侧的所述第一凸条块的端部分别凸起并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动模仁的横向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设置的定位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泉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泉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6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型管成型方法及使用该弯型管的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手机前壳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