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3949.0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范煜;程玉成;严建文;王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2 | 分类号: | 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轮毂组件包括轮毂和垫块;所述轮毂的轮辋上开设有多个盲孔;所述垫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盲孔内,并且填充满所述盲孔,所述垫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轮毂的外部。本发明的轮毂组件在使用时,当车辆爆胎后,通过垫块能够有效地对轮胎进行支撑,从而减少车辆两侧的阻力不平衡现象,提高车辆的形式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有真空胎,但是这种真空胎在瘪胎行驶过程中,会导致轮胎和轮毂脱离,造成轮胎和轮毂不同步,由于刹车系统和转向系统是通过控制轮毂来完成的,瘪胎行驶中将导致车辆左右两侧受力不均,会造成转向和刹车失控,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地抑制轮胎和轮毂的脱离,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组件,其包括轮毂和垫块;
所述轮毂的轮辋上开设有多个盲孔;所述垫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盲孔内,并且填充满所述盲孔,所述垫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轮毂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盲孔的轴线均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盲孔为阶梯型孔,且靠近所述轮毂的轴线的盲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轮辋外表面上的盲孔的开口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轮毂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轮毂上开设的多个盲孔。
可选的,所述盲孔的轴线位于垂直于所述轮毂轴线的同一平面上,并且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环形槽连通盲孔直径较大的部分。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述的轮毂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S10、制造轮毂:所述轮毂采用镁合金材料制备,先将镁合金坯料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在等温的组合成型模具中进行液压模锻成型,将液压模锻成型后的轮毂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然后加热至500℃进行固溶并淬水,再经120℃-220℃下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得到镁合金轮毂;
S20、加工盲孔:用打孔机在轮毂的轮辋表面钻削盲孔,所述盲孔的直径为10mm,深度为5mm;并且通过镗床将所述盲孔的内部直径扩大至20mm,并且20mm的直径段的深度为3mm;通过铣床在所述轮毂的轮辋表面沿周向开设2mm宽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深度为5mm;
S30、安装注塑模具:将注塑模具安装于轮毂的轮辋上,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呈半圆形,其内环面与轮辋的表面相配合,当将上模板和下模板组合在一起时,能完整地封闭所述轮辋的表面;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相对于所述盲孔的位置形成有直径30mm,深度40mm的容置空间,并且,所述上模板上形成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与所述上模板上的容置空间中的一个连通;
所述上模板的周向两端形成有上凸台,在所述上凸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下模板上的周向两端形成有下凸台,在所述下凸台上也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所述上凸台上的通孔和下凸台上的通孔,将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在一起;
S40、注塑垫块
将轮毂和注塑模具一起放入恒温箱内,并保持恒温箱的温度为200℃,注塑机将橡胶溶化后,通过注塑机的注塑口向模具内挤压融化的橡胶,并使得橡胶充满盲孔和模具的容置空间,并形成垫块。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轮毂组件在使用时,当车辆爆胎后,通过垫块能够有效地对轮胎进行支撑,从而减少车辆两侧的阻力不平衡现象,提高车辆的形式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