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性能NiZn铁氧体的Cu、V、Bi、Co离子联合替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32104.X | 申请日: | 2018-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严密;霍骅鑫;白国华;金佳莹;王新华;吴琛;魏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H01F1/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性能 nizn 铁氧体 cu bi co 离子 联合 替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性能NiZn铁氧体的离子联合替代方法,主要通过添加Cu、V、Bi、Co等元素,提升NiZn铁氧体的高频磁性能。添加方式为:先将除Cu之外的主成分一次配料并破碎后,再加入Cu和副成分:V、Bi、Co、Ca、Si等元素。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通过Cu、V、Bi、Co等离子的四元、五元或者六元等多元离子联合替代,利用各离子对主成分的影响以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得到的NiZn铁氧体材料在25℃下饱和磁通密度高于320mT,初始磁导率高于100,在10mT、100℃、3MHz的测试条件下,其功率损耗低于160kW m‑3,在5mT、100℃、10MHz的测试条件下,其功率损耗低于150kW m‑3,在20~120℃范围内,损耗随温度的变化不超过30%,材料的居里温度大于2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高性能NiZn铁氧体的离子联合替代方法,主要通过添加Cu、V、Bi、Co等元素,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元器件材料,主要制成磁心用于各种电感器、变压器、滤波器和扼流圈的制造,广泛应用在现代电力及电子信息等领域,如电脑及其外部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设备、互联网、家用电器、电磁兼容设备、绿色照明装置、工业自动化和汽车、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相对于其他软磁材料,软磁铁氧体的优势在于电阻率相对较高,这抑制了涡流的产生,使铁氧体能应用于高频领域;采用陶瓷工艺易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化学特性稳定、不生锈;较低的制造成本。
随着工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保证优异磁性能的同时,电子元器件在更加趋于高频化,小型化,要求更低的工作损耗,更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对于NiZn铁氧体软磁材料而言,需要其在更高的使用频率如1~15MHz下仍能够保持较高的磁导率,较低的功率损耗和各种性能良好的温度特性。在原有的NiZn铁氧体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离子掺杂与替代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性能,目前研究与生产的铁氧体材料,大多都含有一定量的添加剂成分。
在国内专利方面,在专利CN105985103A公开了一种镍锌软磁铁氧体材料、NiZn铁氧体和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感,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热冲击性能以及高Bs的特性;在专利CN106587977A公开了一种功率型镍锌铁氧体材料,兼具较高磁导率、超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超低功率损耗及较高的耐高温焊锡温度,可提高镍锌铁氧体材料的应用范围;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型镍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高性能NiZn铁氧体的离子联合替代方法,主要通过添加Cu、V、Bi、Co等元素,提升材料MHz高频工作下的磁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性能NiZn铁氧体的离子联合替代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配料
分别称取主成分:选用含Fe、Ni、Zn、Cu的化合物,通常选用Fe,Ni,Zn,Cu元素的氧化物;
(2)一次球磨
将除Cu之外的其余主成分混匀后破碎;将球磨料均匀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得到一次球磨粉料;
(3)一次烧结
将第一次球磨所得的粉料在750~1050℃空气气氛下,保温1~3h,随炉冷却得到一次烧结粉料;
(4)二次配料
在一次烧结粉料中:
添加一次配料中称好的含Cu元素主成分;
添加包含V、Bi、Co、Ca、Si元素的副成分,加入总量为0~1.5wt%(包括0);
(5)二次球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