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传感器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0889.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凌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B60R2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传感器 片组件 敏感 座椅 电极引出端 汽车零部件 材料塑性 工作间隙 连接线路 人体作用 使用寿命 受力变形 引出线路 电极 形变 汽车 阻隔 车主 变形 乘客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传感器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包括敏感片组件、引出线路、连接线路和电极引出端;通过在敏感片组件的电极受力变形最薄弱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阻隔工作间隙,从而可以阻止因材料塑性变形和温度变化而产生形变而导致的误导通,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座椅传感器经常误导通,造成车主体验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只有座椅上有人体作用且大于或等于30kg的压力时才正常工作,可准确敏感座椅上是否有乘客,而且提高了座椅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传感器及 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中拥有车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针对车辆 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关注,当乘坐汽车时,乘 客需要使用安全带。
现有技术中的座椅传感器,主要是为了乘客的安全,汽车座椅一 般都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敏感座位上是否有乘客。当有乘客坐在 座位上时,压力传感器敏感压力,输出通断信号给报警器,从而提醒 乘客系上安全带。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座椅传感器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会经常导 致传感器因材料塑性变形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误导通的现象时有发 生,影响车主的使用感受,以及造成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座椅传感器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座椅传感器经常误导通,造成车主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座椅传感器,包括:敏感片组件、引出线路、 连接线路和电极引出端;
连接线路分别与引出线路和敏感片组件电连接,引出线路的另一 端与电极引出端电连接,电极引出端用于与外部提醒装置电连接;
敏感片组件设置有阻隔工作间隙,以通过阻隔工作间隙提高敏感 片组件传递受力变化的精准度。
进一步地,敏感片组件、引出线路、连接线路和电极引出端为一 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敏感片组件和连接线路均依次包括第一基本层、第一 导电层、第一保护层、胶粘隔离层、第二保护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 基本层;
第一基本层和第二基本层分别位于敏感片组件的两侧外部边缘, 以形成用于存放第一导电层、第一保护层、胶粘隔离层、第二保护层 和第二导电层的容置腔;
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保护层连接,第二保护层和第二导电层连接, 胶粘隔离层位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且分别与第一保护层 和第二保护层抵接,阻隔工作间隙位于胶粘隔离层上,以通过阻隔工 作间隙限定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的接触间距,以降低所述第一保 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受力变形接触的敏感度,用于提高敏感片组件 传递信息的精准度。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外径均分别对应小于第一 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外径。
进一步地,敏感片组件和连接线路还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 层;
第一防水层套设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一保护层外部,且第一防水层 与分别与第一基本层和胶粘隔离层的一侧面抵接;
第二防水层套设于第二导电层和第二保护层外部,且第二防水层 与分别与第二基本层和胶粘隔离层另一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敏感片组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阻隔工作间隙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敏感片组件的直径大于阻隔工作间隙的直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座椅传感器,还包括:背胶纸层;
背胶纸层与敏感片组件外部连接,以将敏感片组件固定于座椅内 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