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8842.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王东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3;B01D53/75;B01D53/56;B01D53/88;B01D46/4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装置 烟道 烟气 除尘一体化装置 除尘脱硝装置 干法脱硫装置 玻璃窑炉 高温复合 脱硫脱硝 脱硝装置 玻璃窑 耐化学腐蚀 污染物排放 一次性投入 节能环保 烟气流动 运行费用 易维护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与方法,属于烟气节能环保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玻璃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和干法脱硫装置,还包括脱硝装置和除尘脱硝装置,所述玻璃窑炉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除尘脱硝装置之间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上安装有加速烟气流动装置,所述干法脱硫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均与所述烟道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设备简单、效率高、耐化学腐蚀、寿命长、易维护以及能够实现更低的污染物排放效果的同时,耗费更低的一次性投入和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和管理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行业是耗能大户,同时又是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玻璃窑炉采用重油、天然气和煤等为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比较严重,对环境和人类也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玻璃行业是我国重点工业污染控制行业之一。对玻璃窑炉烟气进行污染物的综合治理,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举,并且对推动我国玻璃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玻璃熔窑废气的处理方法与电厂技术大体相似,但玻璃熔窑的废气也有其特殊性,如烟气温度较高,烟气量较小,污染物成分复杂,包括SO2、SO3、NOX、CO2、HF、HCl等,同时还必须考虑保持熔窑正常稳定运行。目前玻璃窑烟气常用的工艺路线如干法调质、高温电除尘、SCR脱硝、半干法脱硫和布袋除尘,流程较为繁琐,不仅一次成本和运行成本高,企业经济压力较大,而且工艺节点多导致质量较难把控,较难全时段稳定满足排放要求。
根据玻璃熔窑运行特点以及烟气特性,从技术经济和国家、地方环保监管要求出发,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玻璃窑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与方法,该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效率高、耐化学腐蚀、寿命长、易维护以及能够实现更低的污染物排放效果的同时,耗费更低的一次性投入和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和管理简单的优点。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窑烟气高温复合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玻璃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和干法脱硫装置,还包括脱硝装置和除尘脱硝装置,所述玻璃窑炉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除尘脱硝装置之间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上安装有加速烟气流动装置,所述干法脱硫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均与所述烟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和通风装置,所述玻璃窑炉和所述余热锅炉之间连接有烟气输入管道,所述通风装置和所述余热锅炉之间连接有排烟管道,所述加速烟气流动装置为第一引风机,所述烟气输入管道和所述排烟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二引风机。
优选地,所述通风装置为烟囱。
优选地,所述余热锅炉和所述除尘脱硝装置之间还连接有循环利用烟道,所述循环利用烟道上安装有第三引风机,所述烟道的一侧设有废料仓,所述除尘脱硝装置和所述废料仓之间连接有下料管。
优选地,所述除尘脱硝装置包括壳体、导流板、陶瓷滤管设备、灰斗、卸灰阀、第二气动插板阀、粉仓和第一空气压缩设备,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排气口,所述循环利用烟道安装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余热锅炉之间,所述灰斗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灰斗的底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卸灰阀和所述第二气动插板阀均安装在所述出料管上,所述粉仓的顶端与所述出料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安装在所述粉仓的底端和所述废料仓之间,所述第一空气压缩设备安装在所述下料管上,所述下料管上还安装有输送泵,所述下料管也与所述脱硝装置相连通,所述卸灰阀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壳内且靠近所述烟道,所述陶瓷滤管设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8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