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轴承表面缺陷的自动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7249.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6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郝勇;温钦华;吴文辉;邱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G01M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轴承 表面 缺陷 自动 翻转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轴承表面缺陷检测的自动翻转装置,属于轴承检测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弹性联轴器、转头固定件、电机传动轴、带压力传感器的方形固定抓头、升降气缸、抓取气缸、电机固定板、上抓板、下抓板、带压力传感器的圆形固定抓头、机构底座、传送带、光电感应装置、驱动电机装置;整个翻转装置的抓取准确度高、翻转速度快、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适合进行轴承表面缺陷的流水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表面缺陷检测的自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轴承外表面易产生划痕、磕碰等缺陷,直接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可靠性及寿命,为配套主机的正常使用产生严重隐患,因此轴承表面缺陷的检测一直是轴承出厂前的重要环节。
轴承表面缺陷的检测原来一直是熟练工目测检查的,工作效率不高,结果稳定性差,目前采用视觉设备来检测表面缺陷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但在实际推广时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生产过程中,轴承的正反两面均有可能出现表面缺陷,要进行表面缺陷的自动化检测,必须实现被测轴承的自动化翻转,以配合视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自动化翻转机构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轴承表面缺陷自动化快速检测的重要一环,需要兼具速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轴承表面缺陷自动化检测过程中所需的轴承自动翻转机构的设计需求,提供一种适合各类尺寸型号的轴承的自动翻转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机固定板、直流电机、弹性联轴器、转头固定件、电机传动轴、带压力传感器的方形固定抓头、机构底座、升降气缸、抓取气缸、上抓板、从动轮、传送带立座、传送带、下抓板、带压力传感器的圆形固定抓头、被测轴承、光电感应装置、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测轴承通过传送带流水线搬运到翻转抓头下方后,光电感应装置发出信号传至工控机,工控机(未标出)控制升降气缸8带动整个翻转机构下降到抓头与被测轴承同一水平线;方形固定抓头与上抓板刚性连接为一个整体,圆形固定抓头与下抓板刚性连接为一个整体;上抓板留有凸起螺钉,下抓板同一水平高度留有尺寸一致的槽口,抓取气缸9带动上抓板向前运动,二者相配合时上抓板和下抓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带动两个抓头完成抓取动作;直流电机通过弹性联轴器、转头固定件、电机传动轴与上抓板相连接,直流电机转动带动上抓板完成翻转动作;未抓取轴承时,上抓板与下抓板处在同一水平高度,但两者相分离;进行抓取动作时,抓取气缸往正前方行进带动上抓板与下抓板通过槽口进行整体连接。
上抓板与下抓板的形状设计以及和方形抓头和圆形抓头的刚性连接方式,都是为了快速准确的抓取被测轴承,完成翻转动作,且方形抓头和圆形抓头上都放置了贴片式的压电传感器,便于控制抓取力度。整个翻转装置的抓取准确度高、翻转速度快、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适合进行轴承表面缺陷的流水化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介绍。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的正视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