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6594.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坤福;祝蕾;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1/14 | 分类号: | C07D411/14;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酸内酯 甲酚 溴甲酚紫 白蛋白 溴原子 吡啶基团 制备 检测 特异疏水性 差水溶性 设计合成 灵敏度 溴取代 染料 血清 母核 蛋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的结构是在溴甲酚紫母核的基础上,将溴取代为4‑吡啶基团而成,保持了溴甲酚紫磺酸内酯的检测功能。然而本发明采用4‑吡啶基团取代了溴原子设计合成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其在检测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的优势在于:首先,改变溴甲酚紫化合物的较差水溶性,提高化合物的水溶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其次,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不含有溴原子,减少了溴原子与各类蛋白之间的非特异疏水性结合,所以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比染料溴甲酚紫化合物与白蛋白结合的特异性更好,可以用于测定白蛋白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蛋白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
背景技术
溴甲酚紫法(BCP法)是一种测定白蛋白含量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建立于1970年代。实验原理为在pH5.2的缓冲液中,有Brij-35存在时,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ple,BCP)可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绿色复合物,在波长603nm处的吸光度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例,与同样处理的白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白蛋白含量。
染料法测定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操作简便,为目前大多数的临床试验室采用。然而人体血清中蛋白质种类繁多,成分极为复杂。溴甲酚绿和溴甲酚紫两种相似的染料除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发生颜色反应外,还能与血清中其他的蛋白质,例如球蛋白、转铁蛋白、触珠蛋白的发生结合,引起颜色反应。虽然这种结合没有白蛋白的结合速度快、亲和力高。但是这就造成了在进行临床血清的检测中,吸光值增高,白蛋白的检出值相对真实值偏高较多,这就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其结构式为
所述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50mL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080mg化合物1-溴甲酚紫、1.542g磷酸钾、327mg四(三苯基膦)钯和1.07mg 4-吡啶硼酸醇酯,然后加入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和4ml水,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100摄氏度,进行TLC监控反应进程并且展开剂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1,6小时后停止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
步骤二,将第一反应液进行浓缩蒸干,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浓缩蒸干,进行Flash分离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成品,整个反应过程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惰性气体采用氩气或者氦气中的一种。
所述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置0.1mol/L的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溶液;
步骤二,称量不同的白蛋白,溶于一定的PBS缓冲液,配置成不同浓度的白蛋白溶液,另外,配置0.4g/L与3.4g/L的质控白蛋白溶液;
步骤三,将20μL白蛋白溶液与200μL的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溶液进行混匀;
步骤四,室温下孵育5分钟;
步骤五,测定610nm的紫外吸光值,根据吸光值建立白蛋白浓度与吸光值的相关线;
步骤六,取200μL质控品白蛋白溶液与200μL的二(4-吡啶)甲酚紫磺酸内酯溶液进行混匀5分钟,测定其在610nm的吸光值,根据步骤五的相关线,测定质控品白蛋白溶液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