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9228.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宏;吴云雨;余玲;肖宁;李育红;潘存红;张小祥;刘广青;周长海;黄年生;蒋敏;季红娟;戴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夏平 |
地址: | 225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亲本 稻瘟病抗性基因 回交 性状 种植 两系杂交稻 抗稻瘟病 恢复系 粒重 产量表现 农艺性状 选择目标 遮光处理 谷梅4号 扬稻6号 抽穗 纯合 株系 自交 培育 杂交 | ||
1.一种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选择高粒重、强配合力两系杂交稻恢复系为亲本1,选择抗稻瘟病地方籼稻品种为亲本2,进行杂交,获得F1代种子;
(2)种植F1代,并进行遮光处理,抽穗后与亲本1回交,获得BC1F1代种子;
(3)大群体种植BC1F1代,选择抽穗正常,含目标稻瘟病抗性基因、与轮回亲本最为相似的个体与亲本1回交,获得BC2F1代种子;
(4)种植BC2F1代,选择含目标稻瘟病抗性基因并与轮回亲本农艺性状最为相似的个体与亲本1回交,获得BC3F1代种子;
(5)种植BC3F1代,选择含目标稻瘟病抗性基因并与轮回亲本农艺性状最为相似的个体自交获得BC3F2代种子;
(6)大群体混合种植BC3F2代,选择千粒重30g以上的个体,获得不同单株的BC3F3代种子;
(7)种植BC3F3代,选择目标稻瘟病抗性基因纯合、其他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与亲本1基本一致的株系,即得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本1为扬稻6号;亲本2为谷梅4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亲本1为母本、以亲本2为父本进行杂交;步骤(2)中,以F1代为母本、以亲本1为父本进行回交;步骤(3)中,以BC1F1代为母本、以亲本1为父本进行回交;步骤(4)中,以BC2F1代为母本、以亲本1为父本进行回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4)、(5)、(7)中,目标稻瘟病抗性基因为Pigm,其检测标记为InDel 58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遮光处理,指在移栽一个月后,在早晚用黑布和铁丝围成的罩子将F1代植株罩住,遮挡光线照射,在夏季高温、长日照条件下,保持F1代植株每天接受光照时间7-8小时,遮光处理时间2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大群体种植BC1F1代的群体规模不小于100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粒重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稻恢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大群体混合种植BC3F2代的群体规模不小于1000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92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航天培育种子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