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6656.1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王建新;解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安县劲松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47/00 | 分类号: | C08L47/00;C08L55/02;C08L1/28;C08L65/00;C08L33/04;C08K3/04;C08K3/34;C08K3/36;C08K5/523;C08K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汊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车门 减振型 内饰板 气相纳米二氧化硅 磷酸三甲苯酯 渗透结晶母料 车门内饰板 甲基苯乙烯 甲基硅酸钠 耐冲击性能 乙基纤维素 正硅酸乙酯 硅丙乳液 减震性能 聚酰胺蜡 马来酸酐 阻燃性能 苯乙烯 丙烯腈 触变剂 丁二烯 二甲苯 防水剂 分散性 聚噻吩 乳胶粉 石墨粉 水玻璃 硅烷 微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包括丙烯腈30‑45份、丁二烯50‑60份、苯乙烯30‑45份、马来酸酐1‑5份、α‑甲基苯乙烯1‑5份、聚噻吩1‑5份、乙基纤维素20‑32份、正硅酸乙酯20‑30份、石墨粉10‑20份、分散性乳胶粉15‑25份、水玻璃12‑20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15‑25份、渗透结晶母料10‑20份、硅丙乳液8‑16份、甲基硅酸钠5‑15份、聚酰胺蜡微粉触变剂6‑12份、硅烷防水剂5‑9份、二甲苯8‑12份、磷酸三甲苯酯6‑16份。本发明设计巧妙,成分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门内饰板减震性能差、耐冲击性能差和阻燃性能差的缺陷,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门内饰板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的安全问题。目前大多数汽车车门的内饰板都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而且设计的功能单一,减震效果不理想,此外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也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门内饰板减震性能差、耐冲击性能差和阻燃性能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括丙烯腈30-45份、丁二烯50-60份、苯乙烯30-45份、马来酸酐1-5份、α-甲基苯乙烯1-5份、聚噻吩1-5份、乙基纤维素20-32份、正硅酸乙酯20-30份、石墨粉 10-20份、分散性乳胶粉15-25份、水玻璃12-20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15-25份、渗透结晶母料10-20份、硅丙乳液8-16份、甲基硅酸钠5-15份、聚酰胺蜡微粉触变剂6-12份、硅烷防水剂5-9份、二甲苯8-12份、磷酸三甲苯酯6-16份、二甲氨基丙胺8-16份和阻燃剂5-1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腈35-40份、丁二烯53-68份、苯乙烯35-40份、马来酸酐1-3份、α-甲基苯乙烯1-3份、聚噻吩1-3份、乙基纤维素25-28份、正硅酸乙酯25-28份、石墨粉 16-18份、分散性乳胶粉17-22份、水玻璃14-18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18-20份、渗透结晶母料14-18份、硅丙乳液10-13份、甲基硅酸钠7-10份、聚酰胺蜡微粉触变剂8-10份、硅烷防水剂6-8份、二甲苯9-11份、磷酸三甲苯酯9-12份、二甲氨基丙胺10-14份和阻燃剂6-9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腈38份、丁二烯57份、苯乙烯38份、马来酸酐2份、α-甲基苯乙烯2份、聚噻吩2份、乙基纤维素26份、正硅酸乙酯26份、石墨粉 17份、分散性乳胶粉20份、水玻璃16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19份、渗透结晶母料16份、硅丙乳液12份、甲基硅酸钠8份、聚酰胺蜡微粉触变剂9份、硅烷防水剂7份、二甲苯10份、磷酸三甲苯酯11份、二甲氨基丙胺12份和阻燃剂7份。
优选的,所述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质量比为38:57:38:1:1:1。
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和聚噻吩质量比为1:1: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减振型汽车车门内饰板用材料:
1、通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和聚噻吩之间合适的配比,不仅使的车门内饰门板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而且保证车门内饰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静电的性能,进而避免了灰尘吸附在车门内饰板表面;
2、通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乙基纤维素和正硅酸乙酯作为主要的本体材料,散性乳胶粉份、水玻璃份、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和渗透结晶母料为填料,阻燃剂、聚酰胺蜡微粉触变剂、硅烷防水剂、磷酸三甲苯酯和二甲氨基丙胺为添加剂,使得车门内饰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安县劲松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来安县劲松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