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气囊盖的精准控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13534.7 | 申请日: | 2018-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4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 |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苏少华 |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生产工艺 精准控制 汽车气囊 皮纹 组装 模具制造工艺 工艺成本 工艺要求 工作效率 检测数据 精度调整 精度要求 设置调整 使用寿命 影响模具 一次性 切削 拆解 垫板 可控 烧焊 变形 检测 制造 | ||
1.一种汽车气囊盖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按照设计尺寸机加工模具部件,使模具部件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
2)第一次研配;
3)将模具部件总装组合成气囊盖模具,在气囊盖模具的动模镶件的下端面上固定调整垫板,第二次研配至模具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
4)通过注塑机浇注,试制第一气囊盖,得到第一次注塑成型的产品;
5)采用三坐标法检测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模腔的尺寸,或检测第一气囊盖的尺寸,并根据第一气囊盖在爆破线位置的胶厚尺寸,预计调整垫板的厚度预留值;
6)将气囊盖模具拆解,对定模镶件的内表面进行皮纹处理;
7)再次将模具部件总装组合成气囊盖模具,通过注塑机再次浇注,试制第二气囊盖,得到第二次注塑成型的试制产品;
8)重复步骤5),并结合第二气囊盖的胶厚及厚度预留值,确定调整垫板的磨削值;
9)按照磨削值对调整垫板进行磨削,重新组装气囊盖模具;
10)第三次注塑成型,试制第三气囊盖,使第三气囊盖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调整垫板的厚度预留值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之前还包括步骤41):对定模镶件和动模镶件进行总装检测,在检测定模镶件和动模镶件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后进入步骤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1)包括如下子步骤:
401)选择动模镶件的爆破槽上的最高点对应的定模镶件的位置为定模检测位,检测探头法向靠近所述定模检测位,测量定模镶件的三坐标;
402)选择动模镶件的爆破槽上的最高点对应的位置为动模检测位,检测探头法向靠近所述动模检测位,测量动模镶件的三坐标;
所述步骤401)和步骤402)无先后顺序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1)中,选取多个点作为定模检测位/动模检测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爆破槽表面倾斜角度α>20°或爆破槽呈圆角时,每隔一定间隔选取3个定模检测位/动模检测位,所述3个定模检测位/动模检测位的间隔为0.1-0.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爆破槽的表面倾斜角度α≤20°时,所述定模检测位选取方式为,每隔5-10mm选择一个点;所述动模检测位选取方式为,每隔1-3mm选择一个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模镶件或动模镶件的表面倾斜角度α≤20°时,步骤41)采用3轴NC机测量;当所述定模镶件或动模镶件的表面倾斜角度α>20°时,步骤41)采用5轴NC机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精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02)前还包括步骤400):将顶针板拉紧至合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35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波减速器的柔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形精密刀具的制造方法





